回顾2017世界经济:美国贸易外交政策状况频出
2018-01-02 16:59 来源:闽南网
回顾2017世界经济:美国贸易外交政策状况频出
2017年,世界经济感受到复苏暖意。多家国际机构上调全球经济增速和增长预期,不仅发达经济体出现了增长势头,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也受益外部环境改善,经济继续回暖。但是,美国贸易外交政策状况频出、英欧脱欧谈判举步维艰、地缘政治局势不稳给全球贸易笼罩了一层阴云,带来了更多不确定性。
2017年新年伊始,美国第45任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在就职当天即在白宫网站推出新政府经济施政纲领,在“美国优先”的原则基础上,提出降低能源成本、扩大就业与经济增长、重新谈判贸易协定等一系列目标。
一年来,特朗普政府在落实上述经济施政纲领方面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一是6月1日特朗普在白宫玫瑰园宣布美国退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二是12月22日,特朗普签署了《减税与就业法案》,美国将于2018年1月份开始实施30年来最大规模减税行动;三是特朗普在上任后的首个工作日即签署行政令,正式宣布美国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于8月16日至20日就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在华盛顿展开首轮重新谈判,虽然谈判安排“密集”,但第五轮谈判于11月17日至21日在墨西哥城结束后仍未取得实质进展。
分析人士指出,美国经济有望受益于特朗普政府关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放松金融监管、重振制造业、减税等方面的新政而加快增长,但其贸易保护、反移民等政策倾向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将对世界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
2017年以来,欧元区经济继续延续了稳步增长态势,预计2017年全年增长水平有望达到2.1%至2.2%的水平,在发达经济体中维持着“领跑”位置。总体看,欧元区经济在过去一年正逐渐摆脱由德国“单极主导”的局面,区内各经济体增长形势出现好转,推动了欧元区“多元化”增长与持续复苏。
具体来看,得益于世界经济复苏环境,德国经济2017年保持了稳中向好、持续增长的走势。尽管德国在2017年联邦议会选举后一直未能组建新政府,但德国经济政策的稳定性和健康的财政状况确保了该国经济平稳运行。根据德国经济部的预测,2017年德国经济仍将保持1.4%左右的增速,尽管较上一年1.9%的经济增速有所下降,但这是由于2017年的工作天数较上一年有所减少所致,德国经济依然保持了较好的增长势头。
当前,法国经济正处于稳步复苏阶段,整体复苏形势基本向好,各项经济指标逐步回暖。随着前政府各项改革政策的效果显现,新政府“接盘了”近10年来最好的经济形势,也迎来了难得的结构性改革“窗口期”。法国统计局最新预测数字显示,2017年法国经济增长率将达到1.8%,但仍将低于欧洲平均水平。2017年三季度失业率为9.7%,将继续保持下降趋势。商业环境正不断得到改善,企业信心指数也从2017年夏天起逐步回暖,并在9月份达到了自2011年初以来的最高值。同时,商业氛围也逐步提高,并处于10年来的最高水平,特别是在工业领域。据预测,2017年法国商业投资将增长约4%,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尽管当前法国经济复苏形势向好,但复苏基础依然脆弱,仍然面临竞争力缺失、政策协调不均衡及赤字高企等多个结构性风险,新政府的深度改革“迫在眉睫”。
与欧盟经济复苏形成对比的是,英国脱欧的宏观经济效应在2017年全面释放。由于与欧盟未来贸易关系的不确定性造成企业投资决策不断延迟,预计2017年固定资产投资年度增速为2.1%,低于脱欧公投前3%以上的速度。自脱欧公投以来,15%左右的英镑贬值也造成了大规模输入性通胀,12月份通胀已经达到3.1%。通胀对于居民消费能力的侵蚀造成三季度末居民可支配收入较上一年下降了0.3%,这也将消费年度增速拉低至1.6%,为2013年最低水平。支撑英国经济增长没有出现断崖式下跌的力量主要来自于外部市场。英镑的贬值带动了出口在三季度末实现了高达4.2%的年度增幅。在此背景下,至三季度末英国年度经济增速下降至1.5%,相比2014年至2016年年均2.4%的经济增速大幅下降。
在日本,安倍执政满4年,国内经济政策层出不穷,从“三支箭”到“新三支箭”、从“一亿人总活跃”到“生产力革命、人才培养革命”,口号逐年花样翻新。实际上,依靠财政投资和金融宽松的前两支箭拉动了日本经济复苏。GDP持续7个季度正增长,创下自1994年二季度以来的最长增长纪录。从外因看,世界经济复苏带动了日本经济增长,截至2017年11月份出口连续增加12个月,国际贸易成为拉动日本活力的重要引擎。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