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抗霾战:环京企业限产停产(4)

2018-01-22 17:15 来源:来源:网易财经 一线


  根据冀中能源(000937.SZ)2017年第三季度财报,受电厂环保限产影响,第三季度权益净利环比下降5%,归母净利2.71亿元,环比减少5.2%。作为河北省的煤炭龙头企业,冀中能源的焦煤需求或受到河北省的环保限产政策的影响。


  此外,焦煤企业山西焦化(600740.SH)也在2017年10月12日发布公告称,为落实秋冬季限产要求,已制定具体的秋冬季限产措施,按照目前焦炭和其他化工产品的市场价格测算,预计影响2017年第四季度销售收入14亿元左右,影响2018年第一季度销售收入14亿元左右。


  从行业角度看,2017年钢铁、煤炭行业出现复苏,价格上涨,行业利润增加。“行业去产能带来的整体效应比煤改气更大。”马中称,这主要来自于经济增长的需求。


  天津市环科院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主任黄浩云也对网易财经表示,从煤炭行业来看,大宗用煤集中于火电厂、钢铁厂和水泥厂的生产,华北地区农村区域采暖,总的来说影响并非特别大。


  然而,从长期来看,厦门大学能源经济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林伯强认为,中国对于煤炭的需求正在发生缓慢的改变, 行业 逐渐 萎靡是不争的 事实 , 煤改气的方向是正确的,以后 的 措施 将会更加严格。


  煤改气 的强力推动, 也带来了一些 社会 影响 。 有媒体报道称,由于工期太紧,许多地方未能按时完成煤改气(电)施工,一些已经完工的地区又由于气源紧张、供应不足,而导致部分居民已到冬季供暖期而无法获得供暖。


  “使用量增加,对天然气行业是有利好的,但是需要增加储气和调峰的功能,否则会对人们的生活造成影响。”黄浩云指出。


  马中认为,这次煤改气要求比较高,希望把散的小锅炉污染源拿掉,但是天然气供给没跟上,导致后来民生供暖出问题。但他同时表示,这不仅仅是因为气源不足,而是由于差价原因,把气体供给了工业区,因为工业区的气价高于民用区。“这也不是说太冒进或者太急于求成,只是有些地方政府拿到气后,没有给民用先给工业用了。”


  在他看来,天然气的成本也是推进煤改气过程中的重要问题。“天然气供热使用的话,成本会高很多,北京地区气源足,居民收入能力高且气价本身低,而地方上则相反,地方政府应该给予补贴。”


  如何让“北京蓝”成为新常态?


  2018年年初,北京、河北等地纷纷宣布超额完成“大气十条”目标。2017 年是“大气十条”的收官之年。


  一个月之前的2017年 12 月 2 日,环保部部长李干杰表示,五年来,“大气十条”实施成效显著。 2017 年 1 月到 11 月,全国 338 个地级以上城市 PM10 的浓度比 2013 年同期下降了 20.4% ,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 PM2.5 的浓度比2013 年同期分别下降了 38.2% 、 31.7% 、 25.6 %,下降幅度均大幅高于考核标准。


一线财料|京津冀抗霾战:多家上市公司停产限产

  “大气十条”实施5年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的PM2.5浓度较2013年同期大幅下降,下降幅度高于考核标准。


  但上述目标在2016年看来还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2016年北京市PM2.5年均浓度还在73微克/立方米。为了给“大气十条”攻坚战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环保部门在这一年中付出了超常规的努力。


一线财料|京津冀抗霾战:多家上市公司停产限产

  2013至2017年,北京市空气质量得到显著改善,PM2.5和重污染天数均逐年下降。


  “2017 年的雾霾治理,有点像应急了,正好卡在‘大气十条’的时间节点,”马中表示,“治霾的效果,很像奥运会和大阅兵,和以前强制关停工厂的效果是一样的。”

财经屋声明: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