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抗霾战:环京企业限产停产(2)
2018-01-22 17:15 来源:来源:网易财经 一线
“往年回国都得戴口罩,严重到不停咳嗽,今年完全不用,空气质量好了很多。”来自石家庄的美国留学生徐明向网易财经感慨道。
徐明于2017年12月回到石家庄,对家乡空气质量的改观感受尤其深刻:“华药工厂(华北制药,600812.SH)附近的空气也好了很多,没有了呛鼻的味道,我很好奇这背后是哪些因素驱动的。”
2017年年初,整个京津冀还在被雾霾笼罩,但在经历了一场规模浩大、历时一年的环保整治后,京津冀的空气变好了。在微信朋友圈,人们晒蓝天的机会也越来越多。
2018年 1 月 18 日,环保部发布了 2017 年 1-12 月重点区域和 74 个城市空气质量状况。 其中, 北京市2017年全年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 62.1% ,同比上升6.9 个百分点; PM2.5 浓度为 58 微克 / 立方米,同比下降 20.5% 。12月的数据尤为突出。当月 北京市优良天数比例为83.9%, 同比上升42个百分点;PM2.5(细颗粒物) 浓度为44微克/立方米 , 同比下降66.9%。
2017年,是国务院 2013 年 9 月下发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即“大气十条”第一阶段的收官之年。2017 年 12 月,环保部部长李干杰表示,5年来“大气十条”实施成效显著。其中京津冀尤为突出,2017 年 1 月到 11 月,京津冀 PM2.5 的浓度比 2013 年同期下降了 38.2% ,下降幅度远高于原定的 25% 的考核标准。
河北省环保厅数据显示,2017年全年,河北省PM2.5平均浓度为65微克/立方米,比2013年的108微克/立方米下降39.8%,超额完成“大气十条”确定的较2013年下降25%的目标任务。2017年 10 月 1 日到 12 月 31 日,平均达标天数为59天,秋冬季空气质量为五年来最好。
北京市环保局数据显示,2017年北京市PM2.5年均浓度为58微克/立方米,完成“大气十条”任务目标。更直观的数据是,2017年北京市重污染日为23天,比2016年减少16天;优良天数226天,比2016年增加28天。
对于空气质量的显著改善,环保专家归因于对污染源的管控以及天气持续的给力——安排企业进行错峰生产,提高排放标准,通过“煤改气”减少煤的使用,再加上良好的空气扩散条件,使得冬季空气治理成果明显。需要指出的是,在污染源管控方面,煤炭、钢铁、医药等行业多家上市公司牵涉其中。
不过也有声音认为,2017年的雾霾治理还是有些“着急”,如今出现的“北京蓝”,更多是通过行政手段如停产限产、“煤改气”等减少了污染源,出现了更多的蓝天。在“大气十条”的收官之年,尽管目标已经达到,但是从长效治霾来看,仍需制定更加完备的措施,以保证“北京蓝”的持久。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