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抗霾战:环京企业限产停产(3)
2018-01-22 17:15 来源:来源:网易财经 一线
环京企业限产停产抗霾
公开数据显示,全国43%的钢铁产量集中在京津冀地区,在供暖期内,京津冀钢铁行业迎来更加严峻的冬季限产期。
2017年 3 月 23 日,环保部下发关于印发《京津冀及周边地区 2017 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其中要求重点城市加大钢铁企业限产力度,各地实施钢铁企业分类管理,按照污染排放绩效水平,制定错峰限停产方案。石家庄、唐山、邯郸、安阳等重点城市,采暖季钢铁产能限产 50% ,以高炉生产能力计,采用企业实际用电量核实。
邢台市德龙钢铁有限公司(下称“德龙钢铁”)是新加坡上市公司德龙控股(BQO.SG )的资产,此前曾因一张邢台市环保局局长喝下该厂处理后废水的照片而走红网络。在此次治霾攻坚战中,德龙钢铁也面临着诸多来自环保方面的压力。
据悉,德龙钢铁一共有三座高炉,目前已经有两座停产。德龙钢铁党群办主任杨胜敏日前对网易财经表示,从2017年11月开始,工厂接到指示开始限产,环保部门要求限产50%,一开始关停了一座高炉,到了11月下旬,政策愈发收紧,最终关停掉两座高炉。
据杨胜敏介绍,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在采暖季限产,直接造成的经济收益减少至少达1亿元。此外,德龙钢铁还担负着110万平方米的居民供暖压力。“以前是三座高炉一起运作,现在只剩一座,我们在办公室里冷得不行,厂子里买了好几百台电暖气。”杨胜敏说。
自限产令公布以后,德龙控股的股价由2017年10月25日的 4.23 新元/股下滑至2018年1月4日的2.65新元/股,随后出现反弹,至2018年1月19日收盘,报收3.40新元/股。
实际上,2014年以来,德龙钢铁在环保治理上投资了10.8亿多元,使各工序污染物实际排放数值远低于国家特别排放限值要求,目前吨钢环保运行费用达到180元。“为了响应政府政策,今年我们还拆掉了两座竖炉。”杨胜敏说,“可以感受到目前邢台市政府对于环保的力度越来越严格了,此前邢台市的空气质量经常全国垫底,政府部门也有压力。”
但杨胜敏认为,关停政策不宜“一刀切”。“我觉得政府还是应该区别对待,有些地方会根据企业的环保投入进行限产,如果环保做得好,就限得少。因为做环保需要投资,上设备,运行也需要成本,如果一刀切的话,不管做得好与不好都同样对待,这样对于企业来说不太公平。”
除了钢铁、水泥等高耗能企业,药企也在这场治霾行动中受到了考验。
“大气十条”实施5年来成效显著,其中京津冀地区尤为突出,超额完成原定考核目标。
在上述《通知》中,同时要求实施电解铝、化工类企业生产调控。涉及原料药生产的医药企业VOCs(挥发性有机物)排放工序、生产过程中使用有机溶剂的农药企业VOCs排放工序,在采暖季原则上实施停产,由于民生等需求存在特殊情况确需生产的,应报省级政府批准。
往前追溯,2016年石家庄曾出台《石家庄市大气污染防治调度令》,要求全市所有制药行业全部停产,未经市政府批准不得复工生产 。如今,在更为细致和严厉的政策下,相关药企也在不同程度上进行了停产限产。
近日,网易财经以投资者的身份致电华北制药董秘办,董秘常志山表示,“公司有进行限产,但没有大规模停产情况。”
常志山表示,根据相关政策,涉VOCs的原料企业原则上在采暖期进行停产。此外,根据大气污染治理相应预案,涉 VOCs的也有停产限产。但因为药品涉及到民生,且是在河北省政府批复的允许生产的范围内,所以华北制药只是进行了限产,没有大规模停产。
天药股份(600488.SH)董秘办的工作人员日前也对网易财经表示,已经接到了采暖季停产限产的通知,实行错峰生产,对于涉及 VOCs 气体排放的,根据相关要求进行停产,而不涉及的则继续生产。
“不过我们在2017年1至8月份把货都备齐了,实行错峰生产,不会产生影响。”该工作人员称,2016年石家庄地区的限产令有些突然,公司吸取了往年的教训,有了预判, 2017 年上半年已经提前做了准备。
停产限产对于治理雾霾究竟起了多大作用?在中国人民大学环境研究院院长马中看来,治霾一直用的是停产限产这种办法,并且能马上见效。
“2017年上半年的空气治理形势很紧张,2月份的空气污染比往年更加严重,但是到了下半年情况就出乎意料地好转,基本上没有出现大范围、长时间的雾霾天气。”马中认为,正是“大气十条”的最后一条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一个代表性的指标,是北京市PM2.5降到60微克/立方米,到最后关头采取了一些措施,类似临时管控,关停了一些工业企业,最终实现了目标。
“煤改气” 大工程
京津冀及其周边区域对工业企业大规模限产停产的同时,也在大力整治农村散煤,为冬季清洁取暖实施“煤改气”、“煤改电”工程。
在华北农村,冬季取暖燃烧散煤是空气污染的来源之一。为了改善华北地区空气质量,完成“大气十条”目标,2017年8月21日,环保部等多部委联合发布《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提出要全面完成以电代煤、以气代煤任务。
根据上述《方案》要求,2017年10月底前,“2+26”城市完成以电代煤、以气代煤300万户以上。其中,北京市30万户、天津市29万户、河北省180万户、山西省39万户、山东省35万户、河南省42万户。北京、天津、廊坊、保定市2017年10月底前完成。
根据环保部2017年12月24日公布的数据,京津冀及周边“2+26”城市煤改气、煤改电任务已完成474.3万户。其中有80万户于2016年改造完成,394.3万户于2017年改造完成,各地计划外主动多改造的有79.5万户。也就是说,2017年京津冀28城完成煤改近400万户,超额1/4。
2017年京津冀28城完成煤改近400万户,远超原定的300万户目标。
煤改气的快速铺开,推动天然气消费量增长,利好了一批产业链上的上市公司。
2017年 11 月 15 日,中国燃气( 00384.HK )发布正面盈利预告。公告显示,截至 2017 年 9 月 30 日, 6 个月内的净利润较 2016 年同期上升超过 90%,升幅主要归因于在天然气销售、用户接驳以及增值业务板块均有突出的财务及营运表现,尤其受益于中国工商业煤改气、华北地区乡镇气代煤等天然气利用政策。
华润燃气(01193.HK)也成为燃气分销商中的受益者 。 中银国际分析师刘志成认为,华润燃气在2017至 2018 年将保持 15-20% 的燃气销量增长率,主要受益于政府为应对大气污染而出台的煤改气政策。
然而,一些煤炭企业则默默承受这一行政命令带来的经济损失。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