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融资难,央行狂撒7000亿“救命钱”
2018-06-25 09:40 来源:和讯房产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8年7月5日起,下调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人民银行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鼓励5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和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运用定向降准和从市场上募集的资金,按照市场化定价原则实施“债转股”项目。支持“债转股”实施主体真正行驶股东权利,参与公司治理,并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
存款准备金率直接影响的是银行手头所有流动性资金,降准相当于“开闸放水”,将原来“冻结”的货币释放出来。此次定向降准将是年内的第三次,央行在解答记者问题时进一步透露,此次可释放资金约7000亿元。
降准靴子落地股民首先沸腾了:股市大概率企稳,终于可以和股灾暂时说再见了;房地产市场呢?
楼市一路狂飙,就怕“放水”,一些资金转个圈,又回来炒房了咋办?
7000亿流动性都去哪里?
此前,审计署的2017年工作报告,让过去几年里诸多涉房金融、公司“炒房”乱象浮出水面:
9家大型国有银行违规向房地产行业提供融资360.87亿元,抽查的个人消费贷款中也有部分实际流入股市楼市;一些金融机构通过发行短期封闭式理财产品吸收资金,用于投资长期项目等,存在期限错配风险。
大量资金在金融机构多个体系间流转,脱离实体经济,最终通过各种方式绕道进入房地产市场,沉淀下来。此前央行发布5月货币数据显示,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7608亿元,比上年同期少3023亿元,几乎“腰斩”;5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15万亿元,同比多增405亿元,环比则减少了300亿元。
但从贷款结构上看,代表个人住房贷款的住户部门中长期贷款,5月占全部新增贷款的比例进一步提高到了35%左右。“聪明钱”正在一股脑地投向房地产。
因此在广大买房群众的印象里,存款准备金降了,房价指不定又要涨了。但这回不一样,7000亿流动性里,5000亿“给”国有大行,用于债转股;2000亿“给”城商行、农商行、邮政储蓄银行等,但不包括县域农商行,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其中,央行负责人在回答记者问时表示,相关银行要建立台账,逐笔详细记录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实施情况,按季报送人民银行等相关部门;同时实施主体在“债转股”项目中应当实现真正的股权性质投入,而不是仍然以获取固定收益为目的“债转债”,也就是说,不支持“名股实债”项目。
在房地产领域,大部分涉及股权投资的,都是明股实债。房地产收益在那摆着,那个股东真愿意出让股权?“债转股”看似为房地产输血拉开了个口子,但银行在未来都不敢把贷款发放给那些搞固定收益的项目。又有台账备查,5000亿资金想进入房地产市场至少很难。
降准的另一个目的是要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2000亿流动性正是针对此而来。央行负责人则表示,“金融机构使用降准资金支持‘债转股’和小微企业融资的情况将纳入人民银行宏观审慎评估(MPA)。”
MPA实际上就是每季度央行给商业银行们安排的一场考试,其中一项考试内容就是信贷政策执行情况,简单地说就是你的贷款结构是不是合理,有没有把钱投放国家限制的领域?
房地产是央行限制的贷款领域吗?不敢说完全是,但有限度的限制是肯定的。
高层多次说过要防止资金脱实向虚,防止银行违规资金进入房地产用意就很明显。
太平洋(601099,股吧)固收在研究报告中表示,与上次降准相同,中小型商业银行获得了额外的资金,用以鼓励小微企业贷款。不同的是,这次降准不是单独的政策,它辅助了MLF质押品扩容、降税减费等政策组合拳,试图解决降准一直被诟病的毛病,即中小银行拿到额外流动性,未必将资金放贷给小微企业。
这样一来,要是想把这2000亿流动性流入楼市或其他渠道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可见“央妈”为了不让资金流入房地产真是煞费苦心。
房企融资难问题未解
随着央妈再次放水,对于熬了一年多苦日子的房地产企业来说,是该笑的时候了吗?房地产行业的好日子来了吗?
未必。同策研究院数据显示,2018年5月,40家典型上市房企完成融资金额折合人民币共计451.17亿元,环比2018年4月的769.12亿元减少41.34%,融资总额成为近一年来最低额,融资情况不容乐观。
政府高度警惕房地产高负债和地方政府高负债,将去杠杆和降负债作为攻坚战任务去做,在任何释放市场流动性的工作当中,都先确保流动性不会重新流向房地产行业,以免出现房地产去杠杆功亏一篑的情况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