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重组发生三大变化 五大因素影响重组绩效(2)

2017-12-20 11:22 来源:证券时报


  如图2所示(2017年数据截至11月底,下同),传媒、电子、通信、医药生物等行业发生的重组事件数占当年重组事件总数的比例低于2015年。TMT行业(传媒、电子、通讯)属于轻资产行业,并购溢价率普遍偏高,面临商誉大幅减值的风险,监管较为严格,因此活跃度有所下降。医药生物行业前几年并购比较火爆,可以重组的标的已经挖掘比较充分,剩下的机会相对较少。


  如图3所示,纺织服装、化工、机械设备、有色金属、房地产等行业近两年发生重组事件数占当年重组事件总数的比例较2015年有所提高。纺织服装、化工、机械设备、有色金属行业交易活跃度的提升与近两年来监管层推进供给侧改革,助力去产能、去库存,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并购重组政策有关。近两年来,房地产企业高速增长的黄金时代已经结束,行业间横向整合、“大鱼吃小鱼”的合并等并购行为便成为自然选择,因此交易活跃度有所提升。


  将时间范围拉长,2010年1月至2017年11月上市公司共发生1242次重大资产重组事件。如图4所示,按一级行业分类,工业、信息技术、可选消费、材料、医疗保健五个行业上市公司发生重大资产重组事件的数量相对较多,合计发生重大资产重组事件1041次,占比高达83.82%。从每次重组事件的平均交易金额来看,金融、公用事业、房地产、能源等资产密集型行业发生的重大资产重组事件平均交易金额较高,而电信服务、信息技术和医疗保健等轻资产运营行业平均交易金额较低。


  第三,从重组目的来看,近两年以买壳上市为目的的重组事件数量大幅下降。


  2015年上市公司发生买壳上市重组事件数量高达31次,2016年和2017年买壳上市重组事件数量分别降至10次和5次。


  将时间范围拉长,上述1242次重大资产重组事件中,以横向整合为目的的重组事件666次,占比高达54%,多元化战略202次,买壳上市122次,垂直整合74次,占比分别为16%、10%、6%。由此可见,重大资产重组以横向并购为主,多元战略厚积薄发。


  业绩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并购重组对上市公司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进而影响公司业绩。下面首先选取有代表性的财务指标对重组前后业绩的变化进行分析,然后对业绩变化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1、业绩变化分析


  衡量上市公司业绩的财务指标很多,其中,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营业利润率是投资者最常关注的指标。由于每股收益是一个绝对值,不适合进行横向比较,本文选择净资产收益率和营业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是一个综合性与代表性较强的指标,充分反映了股东权益的收益水平,能够用来衡量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和发展情景。营业利润率是评价企业经营效益的主要指标,能够体现企业经营活动最基本的获利能力及其竞争力和发展潜力。此外,经营业绩良好的上市公司应该表现出较高的成长性,这里选择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来考量重组后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长情况。


  为了考察上市公司实施重组后三年的业绩变化,受重组日期的限制,本文选择2010年-2014年间完成并购且数据值有效的269次重组事件为研究对象,分别计算上述上市公司实施并购重组前一年、重组当年、重组后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的资产收益率、营业利润率、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三个绩效指标的平均值,做成折线图,如图5所示。


  从重组绩效指标的趋势图可以看出:一是净资产收益率、营业利润率、营业收入增长率三个指标均在并购完成当年达到峰值。这可能是重组完成后合并报表所带来的会计数据改善。二是净资产收益率、营业利润率、营业收入增长率三个指标在重组完成后三年内的变化大体一致。其中,净资产收益率与营业利润率呈逐步下降趋势,营业收入增长率在重组后第三年有所回升,但增长并不明显。这主要是由于上市公司在整合过程中会遇到多种问题,很难实现预期的各种协同作用。此外,近几年整体经济下行也对上市公司业绩有一定的影响。三是净资产收益率、营业利润率、营业收入增长率在重组后三年的指标值均高于重组前,这说明,总体上来讲,2010年-2014年我国上市公司完成的重大资产重组事件是较为成功的。


  2、业绩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重组绩效一方面受制于宏观经济、产业生命周期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一方面受并购行业相关性、支付方式、并购溢价率、股权结构、并购规模、重组经验等内部因素所牵制,各因素对企业并购绩效的影响程度也不尽相同。由于资料来源、数据收集等多方面的限制,本文着重分析内部因素对并购绩效的影响。


  本文以上述完成并购且数据值有效的269次重组事件为研究对象,以并购绩效为因变量,分别以上市公司重组完成后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的净资产收益率和营业利润率与重组前一年相应指标差额之和的平均值(简称净资产收益率增幅和营业利润率增幅)代入,以并购行业是否相关、支付方式、并购溢价率、重组经验(以重组次数来衡量)、并购规模、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企业性质等因素为自变量,以资产负债率、总资产为控制变量,经逐步回归和统计检验后,发现支付方式、企业性质、交易规模、并购经验、行业相关性5个变量对并购绩效的影响显著,具体结论如下:


财经屋声明: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