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棉花价格走势:抑制价格过快上涨(2)-财经屋
18-06-19 17:17 来源:闽南网
储备棉成市场“稳压器”
5月中下旬,郑棉期货主力合约出现3次涨停,波动区间在每吨15580元至19250元,幅度高达24%。面对这一行情,中储粮集团所属子企业中储棉公司通过调整挂牌储备棉结构、加大储备棉公检力度、调整储备棉交易主体等多种举措,加大储备棉的轮出,保障了国内棉花市场平稳运行。
充足的储备棉库存是棉花市场的“稳压器”。为了消化库存,减轻财政负担,从2016年4月份开始,我国有序消化储备棉库存。2016年5月份至9月份、2017年3月份至9月份,两次启动储备棉去库存,总挂拍量737万吨,总成交量近590万吨。2018年储备棉轮出销售从3月12日开始,截止时间暂定为8月底,每天计划投放3万吨棉花。
5月16日,郑棉期货主力合约经历本年度第一次涨停。为避免市场对高等级棉花稀缺出现恐慌情绪,保证新疆棉市场供应,在中储粮集团公司的统一部署下,中储棉公司立即调整储备棉挂牌结构,加大了储备新疆棉的日挂牌量,较之前增加1倍左右,保证了纺织用棉企业采购需求。
5月25日,期现市场棉价依旧居高不下,储备棉成交率已持续多日达到100%。为保障储备棉轮出有序、满足纺织用棉企业需求,中储棉公司下达了2017/2018年度国家储备棉轮出第三批公检计划72万吨,要求各直属单位协调片区相关承储单位,密切配合纤检机构,加大协调和督导力度,坚决完成已下达的出库公检任务。
6月2日,有关部门发布的《关于2017/2018年度储备棉轮出有关事项的公告》指出,自2018年6月4日起至本年度轮出结束,储备棉轮出交易仅限纺织用棉企业参与竞买且仅限本企业自用,停止非纺织用棉企业参与竞买。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在棉花价格接连攀升之际,有关部门调整储备棉交易主体,既能稳定市场价格,又保护了用棉企业。贸易商禁拍首日,棉花价格出现明显回落。
中储棉作为棉花市场调控的主体,通过加大轮出销售,为稳定市场价格发挥了积极作用。2017/2018年度国家储备棉轮出有序开展已近3个月,截至6月8日,2017/2018年度国储棉累计计划出库189万吨,累计出库成交122.6万吨,成交率为65%;成交最高价为每吨17700元,最低价为每吨12700元。在宏观政策调控有效引导下,棉花期、现货市场逐步回归理性。从6月初开始,棉花价格明显回落,棉花价格上涨暂时告一段落。
业内专家认为,储备棉的投放,有效填补了市场供需缺口,对于稳定棉花市场、稳定市场预期、抑制过度投机起到了积极作用。随着棉花市场趋于稳定,储备棉交易的成交率回到正常水平。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