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改货币化的政策逐步退出
2018-06-28 09:14 来源:和讯房产
近日,有关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政策调整的消息受到高度关注,受其影响,房地产类股票价格出现较大跌幅,一些三四线城市楼盘分布较多的地产商的股价2天的累计跌幅超过10%。笔者认为,棚改货币化的政策目的早已经完成,该政策应该逐步退出。
棚户区改造货币化的初衷是房地产去库存。2014年前后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棚改的实物安置改为货币化安置可以起到刺激市场需求的作用。从2015年后的房地产市场表现看,无论是成交量还是成交价格,都呈现上涨的趋势,房地产的强势为宏观经济的稳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但房地产市场的特点决定了房地产去库存政策只能是短期的权宜之计,不宜长期使用。从当前的形势看,部分城市的房价涨幅过大,房地产去库存政策的负面影响开始显现,包括棚改货币化在内的房地产去库存政策应该逐步退出。
对于房地产市场而言,它既有一般消费品的特点,还有资本投资品的特点。资本投资品市场的特点是不存在一般均衡,市场没有均衡点,当然也不存均衡价格。“追涨杀跌”是投资市场的波动特征,当资产价格上涨或下跌的趋势一旦形成,就会自我强化,直到有外力干预形成新的趋势。
在整体金融紧缩的背景下,唯有楼市一枝独秀,进一步强化了楼市是“最好的投资渠道”的理念,不仅助长了居民盲目加杠杆的冲动,也刺激了房地产开发商在三四线城市盲目扩张,给宏观经济的稳定及金融稳定带来风险隐患。
棚户区改造项目的货币化安置大大提高了居民的住房购买能力,提高了普通居民的居住水平,但其中蕴含的金融风险是不可忽视的。从金融的角度看,棚改的货币化是让支付能力低的居民获得了按揭贷款的机会,很多居民的按揭首付正是来源于棚改的货币化安置。正因为如此,居民的按揭贷款快速增加,在2016年的有些月度,新增加的贷款中按揭贷款占据了80%以上,2017年度新增贷款中居民贷款占53%,超过了企业贷款。
在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逐年下滑背景下,居民金融杠杆的快速上升透支了未来的需求。三四线城市的居民收入水平低,用去库存的手段刺激购房,金融风险已经隐现。根据去库存政策,三四线城市的首付比例只有20%,有些城市还有一次性财政补贴,如果剔除财政补贴,首付比例不到20%。在这些城市的购房者中有不少是农村居民和工矿企业的职工,他们的收入水平较低且不稳定,贷款的偿还能力存在一定不确定性。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