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中的“格列宁”:慈善救助+医保报销让格列卫不再天价
2018-07-11 17:06 来源:来源:中国江苏网
中国江苏网讯 连日来,一部跟药有关的国产电影,将镜头对准了在死亡边缘挣扎的白血病患者,围绕着生老病死这一人生的永恒话题,赢得了诸多影迷的关注。影片中的白血病,到底有多可怕?为什么“格列宁”会成为“天价药”?现实生活中,那些白血病患者又过得如何?面对这样的大病,我们该如何自救?笔者进行了采访。
慢粒病人是最幸运的白血病患者
“电影里所描写的那种病症,临床上称之为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简称‘慢粒’,可以简单地理解为白血病中的一种。”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主任医师庄万传表示,慢粒其实是最幸运的白血病,患者只要每天口服药片就能有效控制病情,可以正常工作生活,这样的状态可以维持十多年甚至治愈。
和老百姓熟知的白血病不同,慢粒起病慢,大部分患者往往是在体检或手术前无意中发现的,只有少部分患者早期会出现乏力、左腹脾脏肿大等症状。然而,一旦当慢粒进入急变期,患者的状况就会急转直下,很快就会死亡的。据统计,全球每年所有的新发白血病患者中,约15%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
影片中的“格列宁”,实际其通用名叫甲磺酸伊马替尼片,也叫格列卫,是一种由瑞士某制药公司生产的进口药。
“这是一种非常好的靶向药,问世于上世纪90年代,正式投入临床使用是在2000年初,它的出现大大地延长了慢粒患者的生存期,甚至可以长期存活,而以前慢粒患者的平均生存期只有3-4年。”庄万传说,可以说,甲磺酸伊马替尼片是上个世纪开发的最成功的肿瘤药物,也由此开启了靶向药物时代。
随着甲磺酸伊马替尼片的广泛使用,全球关于慢粒的治疗指南也发生了改变,以前指南推荐的首选治疗方案是骨髓移植,其次才是用药,但后来变成首选药物,其次才是骨髓移植,因为,相比骨髓移植,药物的副作用更小,效果也更好。这也意味着,甲磺酸伊马替尼片对患者而言就是“救命药”。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