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列宁事件背后的思考:为什么要跑到印度买仿制药?(2)

2018-07-06 17:11 来源:来源:瞭望智库


  1


  “药荒”为何轮番上演?


  近年来,药价高昂和人口老龄化的共同作用,使得医保支付压力迅速增大。我国政府关注到这个问题之后,开始积极调控药价。


  比如,2017年我国启动了国家药品价格谈判;2018年的国务院机构改革中新成立了国家医保局,统一管理药品招标采购……


  这些手段对于缓解医保支付压力都有非常大的意义。


  不过,解决高药价的问题不会这么简单。国家药品价格谈判和“两票制”基础上的药品采购,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药品价格,但是不足以调节药品供求关系。


  比如,在药品价格谈判后,治疗乳腺癌的特效药物赫赛汀的单价,从2.2万元降为7600元,降幅达67%;在医保报销之后,由病人直接支付的部分仅为1500元/支。然而到了2018年3月以后,赫赛汀在市场上却突然出现断货,以致望眼欲穿的乳腺癌患者很难买到这个“救命药”。


  “救命药”赫赛汀为何在中国市场断货?


  生产商罗氏制药的解释是因为中国市场需求增大,导致赫赛汀“产能不足”,并且声称将全力开工保障赫赛汀的生产。


  这恐怕只是个“不失体面”的说法:


  赫赛汀降价是2017年7月的事情,但是断货发生在大半年之后,从抗体药物的生产周期来看,如果罗氏预期增加在中国的销量,大半年的时间足够安排生产;赫赛汀在欧美的销量一直稳定,从未出现断货之事。


  由此可见,即使赫赛汀断货的表面原因是“产能不足”,更深层次的原因恐怕是罗氏对于中国市场并没有那么热心。只不过后来在舆情压力下,才不得不做出些表示。


  赫赛汀的断货可能只是暂时的,而比这更要命的是,许多仿制药出现了“降价死”的现象——国家调控药价之后,药企嫌生产降价后的仿制药利润率太低,干脆把生产线停掉,将资源用于生产利润率更高的药物。


  过去几年,“药荒”轮番上演:


  2011年,心脏手术用药“鱼精蛋白”出现全国性紧缺;


  2012年,治疗心脏衰竭的抢救用药“西地兰注射液”短缺;


  2013年,治疗甲亢的“他巴唑”断货;


  2015年,心外科用药“地高辛片”、“放线菌素D”全国断供……


  药企选择停产的这些仿制药,对病人来说恰恰是治疗过程中急需的、难以替代的。“降价死”的现象凸显出药品市场当前的问题——价格调控随之引发供求关系的不平衡。


  解决问题要抓住主要矛盾,分清主次:


  发展医药卫生事业的根本目的在于改善人民群众的健康状况,因此必须优先保障公众利益;


  医保体系的可持续性是医药卫生体制的基础,不容动摇;


  为了给药企创造利益动机、以及再生产经费的来源,还要保证药企能够在经营中获得合理的利润。


  从以上主次关系来看,国家调控药价的大方向是对的,否则许多家庭难免因病致贫,甚至家破人亡,医保支出也得不到有效控制。那么,剩下的问题就是——在坚持国家调控药价的大方向下,如何保障药品的供求平衡?


  这个问题要是深究起来,可以得出一个客观的结论——自由市场机制并不是万能的。


  企业作为市场中的经营个体,只考虑自身利益最大化。企业希望利润率越高越好,如果价格干预使药品利润率降低,药企自然希望将资源投入利润率更高的方向。接下来便会上演产能不足,乃至停产断供的现象。


  但破局的方法还是有的,那就是通过采取国家调控改变药品的供给途径来控制利润率。这就要分为创新药和仿制药两个领域来探讨。

财经屋声明: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