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机构“还债时刻”:狂奔6年的资本遭遇寒冬(3)
2018-07-03 17:19 来源:来源:寻找中国创客
人慌
“熬不住了”的年轻人
并不是每个从大机构出来做中小私募的机构都能获得像此前供职于IDG的张震、红杉的曹毅那样的成绩。
募资陷入低潮,中小私募机构首先受到冲击。
“有几个顶级投资机构的合伙人,本来打算自己成立中小型私募,看到这种情况最后都放弃了。”李强说。
其中缘由是,中小机构在大环境不好的情况下更难说服LP出资。
“我为一个明星项目募资,很多LP都会觉得估值太高而不愿投,虽然我们算出可观的回报率,还是很多LP不相信有这么大的市场价值”,一位新成立的小型私募机构GP说。
尽管后来事实证明,他对项目的估值增长判断完全正确,但是因为募不到钱,他的基金只能无奈延期,妻子和女儿劝他离开行业。
“熬不住了”,一家PE的HR高管黎明这样形容当下中小投资机构里的年轻人。
在他看来,大批年轻人正在离开中小私募、VC行业,一方面是现在行情不好,机构手中无“子弹”,只看项目不出手。投资经理的基础薪酬普遍不高,项目投不下去就无法分carry,而carry才是投资机构最核心的激励机制;另一方面,行情不好,项目退出也会受影响,一些机构无法回血,越来越归于沉寂。
某投资机构高级品牌经理告诉寻找中国创客(ID:xjbmaker),今年春节之后,他开始感觉到募资难,最明显的迹象是圈子里听到的募资新闻越来越少,PR也越来越少推广这些新闻。个别机构甚至传出发不出工资、需要向投资人借钱的消息,还经常有工作人员抱怨年终奖“行业最低”。至于机构的年会和各种峰会,规模也比前两年小。
另外,今年春节后,他工作中接触到的PR已经有十多人离职,还有一个机构负责募资的合伙人也选择了离职。
项目黄
签了TS还是拿不到投资
现在,资金紧张的影响已经传到了创业者身上。
一位互金行业创业者表示,曾在2016年年初曾获某教育行业的大企业投资,但在去年末今年初,投资人表示不会再投资此项目并商议退出事宜,理由是目前资金有限,要布局在更看好的领域。目前,他计划将公司转型做大学生训练营,因为“找不到钱,做训练营成本比较低”。
一位正在考虑接受华兴投资的创业者告诉寻找中国创客(ID:xjbmaker),他本来打算把融资分两步走,“十一”前后各进行一次,但在投资人提醒下,他决定尽快把两轮融资放到一轮内做完,金额大幅压缩。
“投资人预测未来两到三年都是资本寒冬期,先拿到融资肯定更有利,精力放到项目发展。”该创业者说。
多名创业者对寻找中国创客(ID:xjbmaker)表示,他们的项目和一些中小机构签了TS,以为终于能拿到钱时,私募基金突然放弃了投资。
“在去年年底今年年初,资管新规有风声后,那时候大家还觉得有募到钱的可能性,TS本身没有法律约束力,所以我们就会签大量TS占坑,再尝试募资。这就会造成大量签了TS募不到钱,放弃投资的情况。”李强说。
而如今靴子落地后,他认为,大家都意识到我拿不到钱,不会做无意义的劳动,连签TS占坑都不做了。
相比于目前市场上涌现的众多独角兽项目,早期项目的处境更艰难。多位私募基金从业人士称,投资人因为资金缺乏,更倾向于稳健投资,早期投资往往是大风险、大收益,现在大家不愿意冒风险投资,他们更偏好在资本市场上已经跑出来的头部企业。
以资本热捧的AI行业为例,IT橘子收录的AI企业投资事件显示,2017年前,A、B轮早中期获投事件融资金额是主力,2017年后,C轮及之后的投资金融超过总金额的65%。同时,2017年,AI行业整体投资事件减少。
“我们也知道投资人最大的价值在于项目还没有发展壮大时,发现了项目的独特价值,享受早期投资后的高额退出回报。现在整个的资本都涌到中后期了,这是不正常的。但是这也是资本减低风险的一种方式。”一位投资人表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