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改收紧引起千层浪:对经济的影响有哪些?(3)
2018-06-28 17:22 来源:来源:澎湃新闻
事关基础货币投放
棚改不仅事关地方的财权与事权,还与央行的基础货币投放直接相联,其影响从而覆盖整个宏观经济。
棚改的资金来源主要是PSL(抵押补充贷款工具)优惠贷款,也是2014年国开行成立住宅金融事业部后创新的一种融资方式。央行通过PSL(抵押贷款)向国开行投放贷款,国开行再向地方投放,地方政府运用这一资金进行棚改。
从运作上看,国开行的贷款对象为地方政府出资成立、未列入“监管类”融资平台名单的国有独资及控股企业;中央企业及其所属企业;非国有上市企业与地方政府或(和)国有企业合资成立的项目公司。其贷款利率相当于基准利率下浮15%-20%,期限不超过20年,最长不超过25年。
伴随着棚改快速推进,PSL近三年来增长迅猛。今年一季度PSL新增余额超过3000亿元,是2017年一季度的近两倍,而截至今年5月末PSL余额达到了3.12万亿元。相应的,2017年末国开行棚改贷款余额达2.93万亿元,占贷款余额的比重达25.83%,为国开行第一大业务类型。某金融机构资深分析人士向澎湃新闻指出,银行四分之一的贷款都投到了一个行业(棚改)中,一般对于银行来说集中度风险管理到5%就会引起高度重视。
该人士称,对PSL的评价如何,归根结底对中央银行功能的定义,即央行是否应该以长期资金支持管理宏观环境,还是按照需求方面进行投资管理工作。“原来央行就是中央的一个会计,有分配信用的功能,PSL就是明显的分配信用的工具,这一功能按道理以后应该划转出去。
今年第一批天津市棚户区改造专项债落地,这一首单棚改专项债发行金额15亿元,利率3.88%,期限为5年。专项债由省级政府发行,并平价转贷给地方融资平台及土地储备机构使用。相比于棚改贷,专项债的期限短了很多,此外,棚改贷款有基准下浮10%左右的优惠,同期限的棚改贷款利率依然高于发债利率。
专项债能替代棚改贷款么?多位业内人士向澎湃新闻表示,新兴棚改专项债短期内很难替代棚改贷款。
刘飞表示,棚改项目目前享受多项政策利好,地方政府通过服务购买模式可以行使多项便利,省级政府发债的动力并没有那么大。
另一方面,由于棚改贷款体量大,省级发债的额度需要经过层层审批,让省级政府短期之内发放同等量级的专项债是不太可能的。
稳增长的工具
2015年国家实施的棚改三年计划顺利完成,2015年-2017年要完成改造各类棚户区住房1800万套。2017年末召开的住房与城乡工作会议表示,要扎实推进新一轮棚改工作,2018年改造各类棚户区580万套。
上述金融机构分析人士表示,棚改对宏观经济有重大的调节作用,也一直是两个大的矛盾的平衡。一方面通过棚改可促进当地的投资,对经济也有促进作用,但是地方政府支持到什么程度却没有定论,实际上都是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政策的倾向。
眼下又到了一个新的十字路口,今年进入二季度以来,内部信用债违约升级,外部环境也在恶化,美欧央行货币政策收缩,此时社融数据出现断崖。国元证券研究指出,2018年上半年,GDP三驾马车全部沦陷,各项指标均呈下行趋势。尽管如此,房地产仍保持两位数增长,而居民杠杆率攀升至历史新高,银行贷款中商业性房地产贷款余额几乎占到三成左右,整个经济中,房地产行业可谓一枝独秀。
防风险与稳增长如何平衡、孰轻孰重,成了迫在眉睫的问题。
本文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蒋梦莹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