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房审计风暴:多家银行房地产融资违规(2)
2018-06-22 17:14 来源: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多家银行房地产融资违规
涉及金融机构房地产违规问题,审计署有关部门负责人就3家金融机构2016年度资产负债损益审计结果答记者问时表示,审计发现的问题主要包括:违规向土地储备中心、“四证”不全的房地产企业提供新增融资以及房产闲置等。
比如,审计署对中国工商银行(5.630, -0.05, -0.88%)审查发现,2013年至2016年,河北、江苏分行未严格执行监管规定,违规向房地产企业发放并购贷款36.24亿元;2015年至2016年,河北、北京、云南、上海4家分行存在个别土地及房产长期闲置或处置程序不规范等问题。
2014年10月至2016年底,中国农业银行(3.560, -0.03, -0.84%)通过理财资金向房地产企业提供融资、违规向土地储备中心和部分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等“四证”不全的房企等提供融资,涉及金额96.44亿元。
而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从2013年至审计时,所属中信银行(6.210, -0.01, -0.16%)、中信信托未严格执行监管规定,向“四证”不全或低密度房地产项目提供融资211.01亿元,另有部分融资被用于缴纳土地出让金。
2017年以来,虽然监管部门多次强调,严控房地产金融业务风险,包括严禁违规发放或挪用信贷资金进入房地产领域,但此类违规仍不鲜见。公开信息显示,近一两年来,也有多家银行被查出违规发放贷款、进行房地产融资,并在严格的管控下得到处罚。
深圳一家大型地产商投资部人士表示,到目前为止,金融降杠杆一直在持续,银行表外资产流向房地产已经管控得非常严格;销售不畅的房企今年的资金链会比较紧张。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对于银行融资方面的查处,实际上也是要求房企积极管控各类风险;当前对银行贷款的审计,会对房企未来资金到位等情况形成利空的影响。
他表示,房价这两年上涨很快,若没有违规资金流入楼市,不会有这么大的涨幅;购房者购房的“兴趣”明显加大,无关乎市场周期,有能力和条件的基本都会入市,背后也是因为有违规金融手段的支撑。
公司“炒房”之恶
近来,以公司名义购买、持有房产尤其是住宅的势头兴起。截至2018年一季度,上市公司中持有投资性房地产行业前三分别是:房地产4375.78亿元,其次是商业贸易1508.79亿元,建筑装饰持有金额866.88亿元排在第三。
审计署最新公告显示,多家企业仍有大量房产闲置、存在未能按要求退出房地产业务的问题。
2010年4月,东方电气(7.200, 0.08, 1.12%)集团在年度投资计划外使用2084.07万元购买27套商品房及车位,至审计时长期闲置。
记者统计发现,至审计时,东方电气集团、中国中车(7.580, 0.00, 0.00%)集团、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均未能按要求退出房地产业务等工作。
房产闲置等待升值套现,成为过去几年来一些上市公司增加利润的做法。2016年-2017年,有*ST新梅(5.100, 0.02, 0.39%)、海航创新(3.970, 0.01, 0.25%)等多家公司选择出售房产增厚业绩。
直至今日,以公司名义购房、上市公司持有房产乃至住宅,在当前的房地产市场——尤其是深圳这类热点城市已不鲜见。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