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炒房热:外地投资者带动房价猛涨之后(3)

2018-05-31 17:03 来源:来源:谷雨实验室


  不过,大桥建好几年仍未通车,丹东一侧的桥头入口封闭,另一侧的引桥仍是一片荒地。


  根据当年媒体报道,早在2002年,人们就希望新鸭绿江大桥能推进鸭绿江下游“绯缎岛自由贸易地带”项目的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新鸭绿江大桥,也与振兴东北计划开发丹东有密切关系。如今,中朝两国贸易中约70%通过丹东进出口,仍在使用1937年建设的旧鸭绿江铁桥。


  “当年丹东新区就是被新鸭绿江大桥带火的。”周文强回忆,丹东人也看好新区,开发商纷至沓来,丹东人怀着美好期待,准备去新区创业,然而一切都在无限期的等待中成了泡沫,很多地产项目陷入停滞。没成想,这一次又复活了,新区地产还一度火得一塌糊涂。


  但“丹东人不激动”,不少像周文强这样的丹东人,依然还不敢相信。马娟开了一家朝韩商品店,最期盼的是对岸搞开放和经济发展,这样会有更多人来丹东,店里的生意会更好,“现在的商品翻来覆去就几样,人参、烟、春香化妆品、手工艺品,游客都不感兴趣。”即便拿得出手的化妆品里面有人参成分,不比国际大牌化妆品差,但包装难看,又没有做广告,价格尽管不高,一套才580元,买的人依然很少。相比而言,韩国商品就丰富多彩,仅化妆品、纪念品就几百种。


  对国际局势最关心的群体,无疑是丹东这些边贸商人。国际制裁、政策变化,转瞬就会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利益或者巨额的亏损。


  做边贸一夜暴富或血本无归的故事,很多丹东本地人随口能讲。在他们的记忆中,大约30年前,朝鲜华侨利用经常到中国探亲的机会,将食品、生活用品等带到朝鲜,多余的就会卖出去,在物资极为匮乏的环境里,倒卖中国商品利润惊人。这些华侨后来开始做跨国贸易,成为最早一批边贸商人,并成为先富的有钱阶层。


  他们经手的商品,从最初的食品,逐渐过渡到电视、VCD、空调冰箱等电器,2000年后开始有电脑需求,而且要最新配置。最初的生意很好做,主要以货易货,一船饼干、方便面就能换回一船铜等金属或煤炭,利润惊人。


  但近几年,局势变化,丹东边贸生意越来越难做。


  高远做了十年服装生意,和很多边贸商人一样,已经休假快一年,晒得身上都黑了,“都是去海南度假晒的”。


  他在朝鲜有服装加工厂,服装加工业也是当地非常重要的产业。“从去年五六月开始,我们这些做边贸的都歇了。”高远说。如今的丹东口岸远不如前几年繁忙,有时候半天也见不到几辆车。


  旅游生意“雾气”朦胧


  辽宁阜新人陈亮在丹东做旅游服务,给外地游客提供订制服务。他发现,中国游客对鸭绿江对岸的好奇心很大。


  在快手上,陈亮有6万多粉丝,发布的短视频里,鸭绿江两岸风景等内容获得点赞最多。最新一条视频中,他拍了多名在丹东务工的朝鲜女服务员,放假的姑娘每人都带着大包小包,乘车回国。


  很多年轻漂亮的朝鲜服务员在丹东的餐厅工作,还有大量女工在丹东新区的服装厂、电子厂等工厂内打工。根据国家旅游局对外国人来华目的的统计,2006年朝鲜来华务工人员有5万人左右,2012年人数达到7.96万,2015年务工人数增长至9.42万。


  丹东本地企业想聘用朝鲜工人,不仅要得到政府认可,还要接受朝鲜领事馆考察。鸭绿江岸边一个不大的餐厅里,有不到10名朝鲜服务员,她们家都在平壤,父母均是中产阶层,职业包括军官、企业管理者、政府职员、工人等。


  长相甜美的23岁朝鲜女服务员朴金玉大学学的是酒店管理专业,毕业后被安排到中国实习,然后会回国由国家安排工作,一般会安排到酒店或旅游等部门工作。朴金玉每月回新义州一次,在那里她才能给家里打电话,跟父母聊一聊工作的情况。


  她们表示并不清楚自己的月收入,回国以后才会统一下发。据丹东本地了解此行业的人士介绍,薪资每月1500元左右。


  问起才艺,朴金玉有些自豪地说“会弹吉他”,“从小上学都是免费的,学乐器、音乐、绘画都是免费的。”当她们得知北京一节钢琴课要200元人民币时,自豪之情更甚。


  她们没有像中国年轻人一样,沉迷在手机中。但这不代表她们没有对手机的喜好,笔者打开手机相册,给她们看北京的城市的照片,朴金玉对CBD的高楼大厦表示惊叹,同时也不忘赞美自己的祖国:“我们国家有金刚山,也有很多高楼大厦”。


  月亮岛上的巨型LED大屏幕,最近一段时间,每天滚动播放着此前的朝韩会谈等重大新闻。大屏幕在雾气笼罩的江上也非常显眼,江边餐厅上班的朝鲜女服务员说,每天都能在大屏幕上看到她们的将军、领袖,是很幸福的事。


  丹东口岸出口处,经常可以看到胸口别着像章的朝鲜人走出来,其中一部分带着朝鲜货物,转卖给附近的“朝韩商品专卖店”,另一部分是朝鲜来丹东采购的人员,他们雇用面包车司机,将采购的生活用品打包带回。


  “去过的人都知道,去旅游也就是到广场、革命事迹馆、幼儿园、工厂等处参观,都由当地导游带领,不能随意到处走。”陈亮介绍,亮点就是幼儿园小朋友的表演节目,4到6岁的孩子每人一身才艺,表演非常精彩。


  13年前,陈亮到丹东娶妻安家,他记忆中,当时的丹东是辽宁的“死胡同”,去沈阳要坐四个小时的火车,去大连没铁路。


  最近几年,丹东通了高铁,感受到了中国人旺盛的消费力,但旅游生意也不断受国际局势影响,隔三差五被叫停。


  在丹东宽甸河口景区,游船都停靠在河边,不少专程赶来的游客失望而归。“四月底就停了。”河边负责开船载客的男子说。五一假期原本是做生意的好时段,但因为无法载客到江中,他们损失很大。附近多个农家院也连带着生意一落千丈。往年这个季节生意红火的“红果园”“一步跨”农家院里,吃午饭的游客寥寥无几。


  丹东宽甸河口景区一家农家院。

财经屋声明: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