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上车就知道长相?滴滴顺风车社交标签争议大(3)
2018-05-16 17:12 来源:来源:独角鲸科技
乘客曾要求滴滴取消顺风车评价未果
滴滴:标签添加后无法删除
车主刘峰认为,这些信息可以帮助自己选择乘客。由于经常深夜下班时接单,刘峰对于乘客有自己的一些选择“标准”,会优先选择评价分比较高的乘客,“上车前也会打电话联系对方,喝醉酒的,多位男性乘客的就不会接单。”
不过,有受访的女乘客对顺风车的这种社交功能设计不满。家住河北燕郊的王燕(化名)14日对独角鲸科技(ID:dujiaojingkeji)回忆,早前有一次她叫了一辆顺风车去首都机场附近,当天晚上便收到司机的骚扰信息,“大概内容就是,你晚上一定很寂寞吧?我可以去陪你”,她回忆,“早晨坐车的时候,那个司机还算有礼貌,稍微寒暄了几句,说在燕郊有好几套房子,我没接话。”
她事后向滴滴方面投诉,“对方说要去核实,后来又电话追问,对方还说要去核实,之后就再没给我回复过。”这次之后,王燕只坐同事的车,或者小区业主的拼车。
王艳建议滴滴方面应该取消司机评价时涉及乘客外貌的一切标签,“像什么‘气质美女’‘安静美少女’‘素颜美女’这种,感觉就像让别人挑选似的。”
▲滴滴顺风车评价标签页面
值得一提的是,有网友表示,曾让滴滴方面删除这类外貌标签未果。独角鲸科技(ID:dujiaojingkeji)查看滴滴顺风车用户指南时发现,在“是否可以修改评价”一栏里,明确写着“每个行程最多可为对方添加三个标签,标签一旦添加后无法删除。”
此前滴滴顺风车事业部总经理黄洁莉表示,“我们的愿景,是通过不断优化司乘匹配度和顺路程度,提升用户体验,让分享出行变得更简单、更高效。”滴滴还推出顺风车业务独立APP。
而嘀嗒官方介绍称,用户可选择结伴频道不同主题,发布或找到适合自己的出行意向,找到志趣相投的伙伴。
资深互联网观察家丁道师认为,顺风车加入社交模式可以增加出行的乐趣,车主与乘客的互评提高了双方的信任度,也为之后的下单的乘客和接单的车主提供服务参考。当然顺风车的审核不仅严格车主准入,同样也要规范乘客的行为。社交互评起到了一定作用。
“顺风车大部分是一次性交易,而且很大的问题就是费用不足以激励很多司机提供车辆,也不足以让很多用户选择顺风车。导致供需配比不足。有了社交,顺风车可以带给用户的价值就不仅仅是出行和赚一点油费了。”
互联网分析师唐欣认为,任何互联网产品增加社交模式都是为了增强用户粘性和活跃度。社交可以说是成本最低的促进活跃的方式。对于滴滴顺风车这次的事件,他认为不是社交的罪过。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