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保芳铁腕三年 终成茅台集团第三代掌门人(4)

2018-05-15 17:20 来源:来源:时代周报


  加强风控


  实际上,发力多元化并非是近两年才有的举动,茅台集团曾在多元化的发展道路上因轻率和莽撞吃过一定的苦头。可以看到的是,茅台集团正在加强对历史问题的梳理,近年来,茅台集团派出多个调研组赴各个子公司调研,希望尽快解决茅台大厦、循环产投公司等历史问题。


  李保芳显然也深谙,多元化必须在高效的组织架构中才能顺利进行。其在近期发布的一篇文章中表示,今年茅台集团会将加强集团管控能力建设提上前所未有的高度,并作出一系列安排部署,“就是为了解决子公司发展思路不清、管理薄弱、治理不好等风险和问题。从根本上讲,这就是一次系统性改革”。


  上述茅台内部员工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公司自2017年开始加强内控管理,并将该项工作作为2018年的重点工作之一。


  李保芳表示:“新时代背景下,多年以来的问题积淀一定是有的,只是掩盖在了茅台的品牌光环之下;新形势下,管理薄弱、人才短板、能力不足等不适应问题,也较为突出。这些问题,绕不开、躲不过。”


  据悉,茅台集团管控工作推进组于2018年2月2日正式成立,主要负责集团管控工作的协调、推进和各项工作推进情况的督查督办。


  4月19日,李保芳在茅台集团举行的2018年一季度管控工作推进会上强调,当前由于集团公司存在的管控体系的不完善,管控的流程和授权体系还未建立,公司法人治理不健全,战略地位不清晰,制度建设滞后等问题,导致企业内部的动力不足、经营成本过高,风险太大,严重制约整个集团的发展。


  按照李保芳的规划,茅台集团需要在今年内完成集团管控模式的基本构建,并在未来三年内逐步形成权责界限清晰,战略目标明确,管控协调有利,资源配置高效的现代企业管控体系。


  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茅台集团在2020年实现“千亿目标”并非难事,千亿茅台之后才是真正的考验。


  李保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集团公司还需要立足于主业,“我认为做足酒文章,最重要和关键的就是把茅台酒做到极致,一是把好质量关,二是最大限度地扩大生产能力。扩大酒天地,我觉得是围绕主导产业来延长产业的链条和拓宽产业弧,茅台不会过多做自己不熟悉、不擅长的领域,不懂的东西”。


  上述不愿具名的茅台内部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保芳书记在其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他希望茅台能够建立更为完善的现代管理体制,希望茅台在人们心中的形象变得更为现代化。


  让茅台更开放


  对于茅台集团这类国企来说,完善企业管理的另外一个途径便是实现混合所有制改革。而这也是李保芳未来任期内的重要使命之一。


  在两年前的经销商会议上,茅台集团一名高管曾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公司正在探索混改路径。但直至目前,茅台集团尚未出台集团公司或股份公司层面的混改方案。


  回望整个白酒行业,自2015年以来,沱牌舍得、五粮液(78.080, -0.24, -0.31%)、汾酒等纷纷迈开混改步伐,混改已成为大势所趋。


  在茅台官网公布的《茅台集团近五年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概述》中,明确提到公司将结合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案例,研究探索重组、引战、混改新模式,“逐步在更多二、三级子公司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进一步增强内生造血功能,做强子企业规模体量”。


  袁仁国也在今年的博鳌论坛上提到,茅台正在筹划混改,拟引入包含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在内的战略投资者。其表示,“茅台首先要引进战略投资者;其次,混改的目的是生产力不断发展,下面的公司争取上市;第三,要进一步规范管理,把效益提高”。


  晋育锋曾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茅台的混改路径很难抉择,“市值太高,无论引入战投,还是内部持股,混改成本都太高”。而关于茅台集团混改方案等相关问题,茅台集团方面及贵州省委方面并未予以回复。


  截至目前,茅台集团引入外部资本的动作还仅停留在子公司、孙公司的层面:2017年7月,茅台宣布旗下全资子公司茅台物流公司正式启动混改,这也被市场视为茅台混改进入实质性阶段。


  有望成为茅台集团第二个上市公司的习酒已经开始引入员工持股。3月27日,茅台旗下技术开发公司申仁包装业务引入深圳劲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仁彩印务有限公司作为战略投资者并实现股权重组,李保芳亲自会见股东代表并担当主持人,并表示“要是每天都有这样强强联合的发布会,我愿意天天来主持。”


  尽管集团或股份公司层面的混改尚无实际进展,但上述不愿具名的茅台内部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茅台近几年变得更为开放,“我们和很多大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也增加了和同行之间的交流往来”。


  在本轮行业弱复苏的过程中,白酒企业似乎已经认识到各自为政、以邻为壑并不是个实现发展的好方法。2017年春糖会过程中,袁仁国、李保芳率一众茅台高管赴五粮液调研,而后公司又分别参观了泸州老窖(65.880, -1.10, -1.64%)、洋河等酒厂,2017年秋天,多家白酒企业在东北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今年年初,贵州主要白酒企业在茅台开展圆桌会议,该会议也被认为是贵州省白酒企业抱团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保芳书记在这其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这种交流不仅局限于本土。自李保芳上任茅台集团总经理以来,茅台集团加快开启白酒国际化征程。


  2016年11月,李保芳带队访问旧金山,强调要不断扩大茅台酒的国际影响力,提高其国际市场份额,推进茅台品牌国际化。


  2017年年报数据显示,茅台出口酒1941.6吨,其国外市场营业收入22.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不过,相比公司全年582.18亿元的营业收入,出口业务的贡献十分有限。


  除增加交流外,李保芳还大力推进“智慧茅台”建设,而作为智慧茅台的重要一环,茅台云商也被很多人视为茅台希望增加对渠道管控的重要手段之一。


  今年年初,茅台信息技术部分相继推出茅台机器人(19.610, 0.08, 0.41%)、人脸刷机等新技术。今年4月,李保芳在百忙之中赴上海星巴克烘焙店参观。“希望茅台的形象能变得现代化”,而茅台官网中也提到,公司希望借此吸引更多年轻人的注意。


  打破白酒企业封闭、守旧的刻板印象,打造一个更为开放的茅台,无疑是李保芳自其踏入茅台起便试图实现的长远目标。


财经屋声明: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