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族失掉的七年:黄章从“隐退”到复出(2)

2018-01-31 17:05 来源:来源:界面新闻


  1


  30岁那年,黄章着实很风云。


  当年,以MP3起家的魅族,以miniplayer一举击败国内所有随身听产品,成为业内第一品牌,并创造了年销售额超过10亿的行业奇迹。


  此后,魅族转战手机领域,用两年时间打造出的M8,也是登峰造极:不论是厚度、电池续航还是音质,都可与当年的iPhone媲美,成为当时国产手机里当之无愧的“机皇”。


  当时还没有安卓系统,所以魅族采用了Windows CE系统,这还得到过微软的高度评价。微软总部的展馆里,也至今摆着这款神机。


  面世的前两个月,M8的销量就达到了10万部,5个月内,其销售额就突破了5亿元。甚至还创下了有人为了购买M8,转战4省,换乘4趟火车的“疯狂”。


  在国外,M8也是倍受欢迎。


  对产品要求很高的法国电信,一次性订购了5万台;沙特王子,也成了魅族手机的粉丝。


  耀眼的业绩下,甚至有人拿黄章和乔布斯比较,称赞他“具备乔布斯式的极客气质”。


  而当时的国内手机市场还是一片荒蛮,这让手握M8的黄章对做“中国的乔布斯”都没有兴趣。面对扑面而来的赞誉,他的回应是:


  “不做中国的苹果,要做世界的魅族!”


  2


  M8的成功,是黄章个人的成功。


  这得益于他对自己看准的事大胆而疯狂的坚持,也得益于他对产品执着追求自以为是的极致。


  MP3时期,魅族有全国销量第一的MP3产品生产线,但看准手机市场前景的他说停就停,自断后路、破釜沉舟式地转到了手机领域;在手机领域,他又选择了最难走的一条路,“不知天高地厚”的对标苹果、PK乔布斯。


  为了做出自己认为的极品,黄章绝对是分毫必较。


  魅族手机的模具,都是黄章一点一点地亲自打磨出来。他对手握感要求严格,为了一个手机的设计,他会磨出好几十个木板,再挑一个手感最好的给工程师。


  做MX3时,他亲手打磨了31个木质手板,才确定最合适单手操控的大屏幕尺寸。拿到样机后,他感觉手感不对,经3D扫描发现木板与样机之间有0.07毫米的差距。就为这0.07毫米,他把样机打回去,改了18套模具才最终成型。


  不光是产品,在很多方面,黄章都坚持着这种偏执。


  修建魅族办公楼时,因为食堂地板不合心意,他让人砸掉三次,重装;别墅觉得不够好,他二话不说拆了,重建。


  为了让家里的音响效果达到极致,他可以拆房动瓦,换一根电源线就花了十几万。


  只要不是自己最满意,哪怕一个细节,他都会否定一切重新来。


  这种偏执让黄章做出了赢得世界的M8,但或许也是偏执赢得的成功,让他太过相信偏执的力量,进而不断把偏执扩大化,以至于让他自己在M8之外、在产品之外,与世界渐行渐远了。


  M8大获成功没多久,黄章就选择了卸任隐退,像个世外高人。


  他几乎一个月才出家门一天,还是为了理发。公司更是一年到头去不了几趟,几百平的豪华办公室常年空荡荡,后来都被行政拿来当会客室。


  他特别不爱交际,认为朋友无用,越少越好,甚至有传说,他在珠海只有两位朋友。


  他把自己封闭着,魅族也从不注重媒体传播。


  他了解用户、发布新品的渠道就是一个魅族论坛,甚至还会考核员工论坛在线时间。谁把论坛用得多用得好,谁就会被格外提拔。魅族的营销总监华海良就是例子,在此之前,他不过是魅族论坛的一个版主。


  黄章还极其排斥投资,风投机构IDG曾托人联系黄章寻求合作,还没有开谈,就被黄章打发走了。


  他说,风险投资都是投机分子,投资公司都是机会主义。


  有人说,黄章不相信别人,只信自己,魅族也只能是他的魅族。


  魅族的成功是他的功劳,魅族的失败,也是他的“功劳”。

财经屋声明: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