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乐福有意出售中国资产?阿里收购家乐福?(2)

2018-01-19 16:55 来源:来源:36氪


  家乐福会卖给谁?


  寻求出售给阿里巴巴,是家乐福中国做出出售决定后,可能最中意的买家。


  家乐福寻求变卖,最为理想的方案,自然是希望接收方,能利用现有的家乐福完整的业务体系,包括前端门店和后端供应链,得到一个强实力的接收方,实施更好的互联网业务升级改造。


  显然,目前的国内互联网公司,具有家乐福期望的强实力方,除了阿里巴巴,确实可选项不多。


  尤其是阿里已经完成对高鑫零售(主要是大润发)的收购,2个月时间里(11月20日--1月18日),双方都在加速推进大润发卖场业务升级改造,验证快消品类新零售的可信性模式。


  第一批天猫网红商品,也陆续入驻大润发华东167家门店。


  一定程度上,作为家乐福中国最强竞争对手大润发的一举一动,都影响着家乐福在中国市场的整体决策。得到阿里的收购之后,大润发呈现出的快速变化,更刺激着法国家乐福方坚定出售中国资产的决心。


  也就是说,大润发在11月20日正式公布接受阿里入股的消息,可能会加速了家乐福方面寻求出售给阿里巴巴的决心。


  一旦阿里巴巴最终完成收购家乐福中国,阿里将获得来自家乐福覆盖至全国的269家门店资产。加上大润发全国367家大卖场门店,阿里手握636家大卖场(含少部分小店),阿里在整个实体零售市场,将呈鼎立之势。也将对国内其他实体零售企业,形成进一步吸附靠拢效应。


  而这,也是家乐福乐见的最佳并购交易结果。


  当然,双方在谈判过程中,或许还会涉及以下方面。


  1.收购估值。相比阿里以224亿港元,完成高鑫零售36%股份交易。参照这个估值,约占高鑫零售一半门店的家乐福,最终整体出售价格,或许不会超过350亿港元。


  2.团队安置。家乐福在中国23年以来,其中国区总部高层管理团队,几乎还是法国本色不改。当家乐福方面整体或部分退出,这些法方职业经理人,可能未必会继续留守中国,接受阿里巴巴方面的统筹领导。


  3.既定计划。家乐福在过去9年,虽然持续在经历同店业绩下滑和开店关店倒挂的不利局面,但家乐福中国方面也从未停止探索的速度。家乐福目前实施的新店购物中心化,已经和多家物业方谈定合作,假如阿里入股之后,这些合作是否继续,或许存在变数。


  综合来看,阿里不失为家乐福最好的股权出售对象,而家乐福中国是否是阿里理想的又一个大卖场标的,则考验着家乐福出售中国资产,聚焦欧美业务的全盘眼界。


  家乐福为啥要卖?


  家乐福中国想卖,可能是中国零售业多年来的公开秘密。


  1995年,家乐福首次来中国大陆开店,宣告在其成立的第36年,进军中国市场。经过10年高速发展,2006年,家乐福在中国门店数突破100家,与沃尔玛一起,成为中国当之无愧的大卖场冠军。


  由于综合类大卖场,拥有在整个实体零售业态的领导者地位,此前的家乐福,一定意义上,是中国实体零售业长期的领导者品牌。学习家乐福模式,挖角家乐福人才,也是中国本土零售企业从家乐福身上,多年来所获得的隐性资源。


  早期的家乐福,在中国是开一家火一家。如果某新店是开在中部地区的三线城市,开业当天,汹涌来潮的顾客,会挤爆家乐福的大门。货架上各种开业低价酬宾的商品,如同洗劫般抢购一空。


  家乐福成功的在上海、江苏、广东、北京,以及四川、云南等地,建立起自己的市场优势。


  那时的家乐福和沃尔玛,真是享受着中国大卖场最黄金的时光。躺着挣钱,形容过去10几年家乐福在中国的红火日子,毫不为过。


  直到2008年,家乐福第一次经历在华的一次大考验。


  2008年4月,当北京奥运的圣火,在法国巴黎遭遇不公平待遇后,愤怒的中国人,将怒火对准不作为的法国,中法关系一度坠入冰点。在国内的人,在找不到合适的怒火发泄口时,不知为何,将情绪对准了法国在华代笔企业——家乐福。


  “抵制家乐福”,在大事频来的2008年,也是令不少零售行业人士,至今记忆犹新的事件之一。


  更为要命的是,不知是什么原因,经历2008年风波的家乐福中国,也从此以后,进入到诸事不顺的时代。


  2009年,家乐福在华大卖场领导者地位,被来自曾经以其为师的大润发超过。很快,家乐福在华门店数,也被长达半世纪的最大竞争对手沃尔玛超过。


  3年后,家乐福中国业绩和利润,开始进入到双下滑的阶段。

财经屋声明: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