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掌权”银隆后被指骗补 同时拖欠供应商货款(2)
2018-01-19 16:53 来源:来源:网易 清流
格力系渗透银隆
魏银仓最近一次公开露面已经是2017年8月15日。当日,他作为珠海银隆董事长接待了广东省商务厅厅长郑建荣一行人。此后,这个因结缘董明珠而一度高调的河北商人便鲜少出现在公众视野。
如今,魏银仓已经不在担任珠海银隆董事长一职。珠海工商局最新的备案事项显示,曾任珠海银隆总裁的孙国华目前已经取代魏银仓,成为珠海银隆新任法人代表和董事长。
两个独立信源均对网易「清流」工作室透露,去年7月以来,格力方面已有多名高层陆续进入珠海银隆,在珠海银隆中,董明珠有着很大的“话事权”,魏银仓则逐步退出了管理。
“董明珠和魏银仓之间出现了一些分歧。”一位新能源汽车行业业内人士魏巍(化名)向网易清流工作室称,双方的分歧已经广泛流传于行业内。该人士分析认为,原因在于董明珠发现珠海银隆的技术应用并不如早前魏银仓此前承诺般美好。
“钛酸锂电池能量密度低,成本刚性高(含贵金属钛),应用场景有限,必须是公交公司硬性需要快充且充电网络可以增容,所以市场份额占比非常小。2017年国内大巴车中,钛酸锂电池装机量仅为1.59%。为了满足终端客户的性价比需求,珠海银隆只能外采(更为主流的)磷酸铁锂电池组。可能因为这个现实原因,董明珠与魏银仓之间有了嫌隙。”该人士透露。
另一接近格力电器的人士也向网易清流工作室确认:“格力派了很多人去银隆工作,董明珠与魏银仓杠起来了。现在银隆中级以上的干部中,起码有12个人调自格力电器,比如赖信华、李志、戴贤三位银隆的现任副总裁,都是董明珠从格力电器调去银隆的骨干。”
尽管珠海银隆属于董明珠的个人投资,但随着她的加入,格力系至少在资金、采购等方面已然深度参与到了珠海银隆的日常经营中:除了获得资金“输血”外,银隆也利用“格力”品牌提高自身议价能力。
网易「清流」工作室独家获得的一份珠海银隆内部的财务报表显示,2016年珠海银隆有两笔信用借款,借款方均来自格力电器经销商。
其中一笔借款来自格力电器全国总经销商北京盛世恒兴格力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下称“盛世恒兴”),借款期限为1年,本金为6亿元,利率6.5%;另一笔来自格力电器湖北经销商“湖北盛兴格力电器销售有限公司”(下称“湖北盛兴格力”),借款期限为1年,本金1.5亿元,利率5%。
需要指出的是,盛世恒兴穿透后现任第一大股东“葛丹丹”,被指为河北经销商徐自发旗下员工(详见网易清流此前报道清流|董明珠在经销商公司任职 律师质疑存利益冲突);而持有湖北盛兴格力80%股权的自然人“何滔”曾为董明珠秘书。
而该份内部资料也透露,早在2016年,珠海银隆的部分生产原料便由格力代为采购。
该报表显示,2016年珠海银隆预付账款为2.49亿元,比去年同比下降47%。对于该项异动,珠海银隆表示:“因格力代采购的原因,自身议价能力增强,所以在销售增长的情况下(即采购也要增长),仍能降低预付款。
“格力代采购”的情况,与媒体此前报道相印证。今年1月16日,珠海银隆被爆出拖欠供应商货款时,根据《财经》杂志报道,多家供应商亦表示,2016年3月格力电器提出收购珠海银隆至2016年11月收购终止期间,许多供应商的采购合同是与格力电器或珠海格力智能装备公司签订,但设备是供应给珠海银隆。
珠海银隆随后以律师函方式回应了供应商欠款问题,称供应商产品存在严重质量问题以及售后服务缺失,是公司拒付供应商货款的根本原因。
不过,该回应被接近格力电器的人士评价为“这种回应方式跟格力电器大同小异”。
“格力也会拖欠供应商欠款,但这些供应商不敢说。格力有两个方法:一、打官司的话,以后生意就不跟你合作了;二、就算打官司,也会指出供应商(产品等)各方面不合格。这是格力的套路。格力现在跟供应商签署质量保证协议,在我看来。百分之九十九都是限制(供应商)的霸王协议。”该人士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