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德旺美国投资建厂感受 曹德旺为什么美国投资建厂?(2)

2018-01-02 16:51 来源:闽南网


  想不到的烦恼


  作为与日本旭硝子、法国圣戈班比肩的世界级汽车玻璃企业,福耀玻璃在美国投资建厂的出发点是市场而非成本。


  如今,福耀玻璃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已经达到70%左右,进军海外市场是必选项。在曹德旺看来,作为全球一流汽车企业的供应商,“它在哪里建厂我必须在哪里建厂”,福耀玻璃需要提升全球供应链能力。2016年,福耀玻璃海外市场收入在营业收入中所占的比例是33.79%。


  “车轮上的国家”美国,是福耀最重要的海外市场。早在2011年,福耀玻璃就与通用汽车(NYSE:GM)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协议规定福耀玻璃是通用汽车的第一大供应商,但前提是必须2016年在美国建厂,以保证稳定供货。


  福耀玻璃最终选择在俄亥俄州莫瑞恩市,将通用汽车于2008年废弃的制造厂重建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玻璃单体工厂。曹德旺对厂址选择的解释是:“那个地方在75号公路旁边,80%汽车厂在那条线。”事实上,这是一个需要魄力的选择。


  俄亥俄州是汽车工会强势地区,通用汽车、福特汽车(NYSE:F)和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NYSE:FCAU)三大巨头就曾因无法忍受工会“折磨”而将生产线外迁。亚洲汽车企业如丰田、日产、现代等为了规避这一风险,选择在美国南部设厂。


  美国按照行业原则组织工会,工会的主要职能是为地方、企业基层员工提供集体谈判服务以及游说议员参与立法。工会是营利性组织,以全美汽车工人联合工会(United Automobile Workers,下称UAW)为例,除了向工人收取会费外,收入来源还包括联合培训、房地产、基金投资等。近年来,美国工会背负高层腐败、不全力为工人阶级争取利益、与资方和政府勾结等争议。


  曹德旺对汽车工会也有所忌惮,他曾主动向同样在俄亥俄州设厂的本田汽车(NYSE:HMC)请教,“本田汽车那个厂没有工会,它给我们一张纸,说只要做到上面那几点,就没有问题。”这张纸的主要内容是环保、工作环境、员工的薪酬福利等与当地接轨。然而,问题还是很快就来了。


  2016年6月,工人投诉福耀玻璃未能保证安全生产,并主动向UAW求助;2016年11月,UAW宣布支持工人安全生产权利,随后联邦职业安全与卫生署(OSHA)对福耀玻璃处以22.5万美元罚款;2017年4月,在UAW的支持下,工人在当地市政厅举行集会,对福耀玻璃表示抗议;2017年5月,UAW要求民众联署请愿,希望劳方和资方进行联合谈判。


  对此,曹德旺表示:“如果客户(因为工会原因)撤销订单,我做什么,我不是要关闭工厂吗?!”2017年11月,福耀玻璃通过各种努力阻止了成立工会的动议。


  UAW网站上有员工对福耀玻璃安全隐患的详细叙述。例如,一位名叫吉姆·马丁的员工从2015年2月开始在福耀玻璃工作,他表示由于生产过程中接触化学品而时常感到头晕、恶心,3月-6月他和同事不断向主管提出佩戴面具和查看安全数据表的请求,但得到的回复都是“没必要”。


  滕斌圣认为,福耀玻璃作为领先的全球企业,对保障员工安全必定有着系统规范,UAW的表述也会存在一定程度夸张,但必须承认的是,中国蓝领工人与美国蓝领工人对待工作环境的要求不一样,平等、维权的意识也不一样。


  2017年6月,央 视曾针对福耀玻璃罚款一事采访OSHA前主管戴维·迈克尔斯。戴维表示:“20万美元罚款是一个很大的数字,现在只有很少的企业被OSHA开出这么大金额的罚单。一个新工厂成立的时候,居然没有安全管理体系,这令人震惊。”


  正略钧策国际化咨询首席合伙人、前柳工国际事业部总经理黄兆华在欧洲、拉美、北美地区拥有多年工作经验。他告诉《财经》记者,福耀玻璃遇到的事情“很正常”,因为美国工厂是中国人设计的,中美两国之间的安全规范本身就存在区别,“哪怕将两国之间的度量单位进行换算,就足够折腾了”。


  王俊铭也曾提到这一点。他说:“无论是土建供应商还是电气安装类的,我们国内设计的图纸有些不是很准确,国内可以现场改,但美国不行,必须要重新换一张图纸。”


  曹德旺最头疼的是美国企业的效益,而效益的关键在于团队稳定和员工管理。


  人力成本差距不仅体现在美国白领工人的工资是中国的两倍多、美国蓝领工人的工资是中国的八倍,还表现在劳动力质量。从20世纪70年代的“去工业化”到如今的“再工业化”,美国制造业劳动力出现了断层:一方面招工难,另一方面招到的也多是年龄较大的人,技术水平也较差。


  对此,曹德旺感叹:“很难找到50岁以下的工人。”


  虽然莫瑞恩工厂是福耀玻璃设备最好、自动化程度最高的工厂,但是也会存在问题。福耀集团产品技术总监蒋炳铭就表示:“国内很多生产线都是断开的,美国工厂由于自动化程度高,生产线都是连着的。当你在一个地方进行调试的时候,整条线全部停掉,都在等待这个调试。”目前,为了尽快提升效益,莫瑞恩工厂在“上手段”,也就是派中国工人到美国工厂手把手地教当地工人。


  虽然美国是世界头号技术创新大国,但是福耀玻璃在亲身实践后还是把研发转移到了国内。蒋炳铭解释说,美国制造业的产业链不完备,比如在美国工厂周围找不到可以修模具的地方。另外,中国的开发成本也比较低,开发一片玻璃大约需要10万元,但在美国就需要10万美元。


  在黄兆华看来,福耀玻璃今天遇到的问题是一个必经的过程,“学费是必须要付的”。企业进入一个全新的环境,就是要通过不断摸索、解决一个个问题才能逐渐适应,“外资企业在中国还不是照样痛苦”。


  结合自己在美国的工作经历,他感叹:“蓝领工人这个群体其实是最难管的,美国文化又这么多元,你以为会说英语就可以沟通,人家说的都是俚语。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找合适的当地人来管。”


  

财经屋声明: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