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底公司炒房:杭州等地出新规暂停向企业售房(2)

2018-06-28 17:25 来源:来源:中国房地产报


  中国房地产报记者发现,不止杭州,在其他热点城市热门楼盘销售中,为买房注册企业、“兄弟公司”、关联公司的不在少数。


  “的确有部分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或者私人企业,老板个人没有买房资格,利用企业来买房或炒房。尽管企业购房成本较高,但获利高他们愿意这样做。像杭州一些城市民营企业普遍较多,楼市供求关系比较紧张,需要及时补上政策漏洞。”住建部政策专家顾云昌对中国房地产报记者表示,“为进一步抑制炒房,房地产供求关系紧张的城市很可能会陆续跟进(限制企业买房)。”


  公司炒房十年愈演愈烈


  在个人购房遭遇限购情况下,借由公司名义购房、上市公司持有房产乃至住宅,在当前房地产市场尤其是深圳等热点城市并不少见。


  买下大量房产等待升值,成了最近十年一些主业不是房地产的上市公司增厚业绩甚至是扭亏保壳的法宝。


  6月20日,审计署发布《国务院关于2017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就显示,多家金融机构和企业涉及房地产资产闲置以及炒房现象。


  根据数据显示,截至6月26日,A股3582家上市公司中,共有1656家上市公司持有投资性房地产,占比46.23%,合计持有市值9904.66亿元,同比增长近两成。而在去年同期,持有投资性房地产的上市公司数量为1479家,合计持有市值8299.13亿元。


  持有投资性房地产数量最多的十家公司分别是:美凯龙、中国建筑、中国平安、万科、金融街、招商蛇口、世茂股份、绿地控股、新城控股和陆家嘴(注:持有投资性房地产数量不包括存货用于销售和自用的部分)。


  公司热衷炒房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有资料显示,1998年到2003年期间,持有投资性房地产的上市公司数量一直都是零,没有公司参与炒房。从2003年8月份,国务院“18号文件”明确将房地产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后,上市公司开始陆续投资房地产。2004年,就有包括交通银行、中国中铁、飞马国际、广百股份等8家公司投资房地产。到了2006年,投资房地产的上市公司数量大幅增加至588家,持有投资性房地产市值暴增至723.48亿元。此后10多年,上市公司就在炒房的路上狂奔,已停不下来。


  尤其是最近两年来,房价的不断攀升,整体盈利大幅超过了办企业,更多民营企业转向炒房。北京、深圳、南京、青岛等城市住宅类房产被投资公司整购数量大幅增加。如深圳万科深南道、中粮天悦壹号、红山6979等住宅、公寓产品整体销售、打包出售增多。


  今年4月份,位于深圳南山区、即将开盘的宝能城,打包出售总面积为6342.3平方米的56套住宅,房屋售价4.21亿元,接盘方为港股公司新体育。所售房屋均价6.64万元/平方米,只相当于宝能城前期二手房均价的7折。


  目前不少城市新房二手房存在“剪刀差”(价格差距),也是企业热衷短期炒房获利的一个因素。以西安、长沙为例,根据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发布的中国房价行情数据,西安5月新房均价比当月二手房低了1995元/平方米,长沙则低了1304元/平方米。炒房客借道公司买房可以直接获得购房资格,且没有限售期,可在买房后迅速进行交易获得收益。


  公司炒房行为挤占了刚需族的购房空间,并成为房价飙涨的一大不被普通人知悉的推手。其长期游离于限购政策之外的漏洞,直至今年这个6月,才引起监管层的重视,政策打补丁随之而来。

财经屋声明: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