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官方发报告:把学习中文等定义为“中国技能”(2)

2018-06-22 17:10 来源:来源:新浪网


  近几年来,德国政府在提高“中国技能”方面推出大量措施,2016年,中德双方共同举办中德青少年交流年。为进一步提升德国高校的“中国技能”,德国教育科研部自今年起将连续4年为高校提供数百万欧元的支持资金。以获得资助的霍恩海姆大学“中国技能”项目为例,该项目旨在提高德国与中国在科学和经济领域交流合作的能力。霍恩海姆大学的经济专业毕业生大多在本地相关企业就业,而这些企业大多也都在寻找能够帮助其与中国企业进行商业交流的专业人才。通过这一途径,霍恩海姆大学将校友会、地区企业、工商协会和学习与中国相关学科的学生联系在了一起。


  “目前德国学习中文的人太少,到中国去学习的经历不是太少就是太短。”德国教育科研部、文化部长联席会议和外交部在报告中直言,德国人对当代中国的了解还不够。德国教育科研部国务秘书舒特表示:“关键在于,德国需要有足够多的人才了解中国、理解中国。而除了会说中文,人们必须在中国学习、工作或者生活过,建立起与中国的各项联系,才能获得‘中国技能’。”总而言之,获得“中国技能”意味着要全面了解当代中国的各个领域。


  “我们并不都必须成为中国问题专家,但德国会很好地再次认识中国。”德国文化部长联席会议主席、图灵根州教育部长霍尔特表示,为达成这一目标,不仅需要教育部门的帮助,更需要经济界例如商会和工业协会的支持。霍尔特指出,德国许多地方政府已经和中国保持着多层面的良好合作关系,在建立互信的同时消除偏见,德国的“中国技能”有望在未来几年得到显著增强。


财经屋声明: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