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苹果代充值代退费灰色产业链:退款政策如何被利用(3)
2018-05-28 17:13 来源:来源:中新经纬
恶意退款牟利,或构成刑事犯罪
针对恶意退款现象给软件开发商带来的巨额损失,苹果公司有何防范措施?
中新经纬在致电苹果中国时,苹果客服表示,苹果公司对于每一个申请退款的用户都一视同仁,会将他们全部视为有真正退款需求的真实客户,如果符合退款标准便会操作退款。
“在接收到用户的退款申请时,会有特定的退款审批系统进行审核,符合审核标准的申请都会通过批准。至于审核系统的标准,属于苹果公司的商业隐私,是不能透露的,”该客服称,“对于目前的恶意退款现象,目前苹果公司没有上线相应的处理程序或风控系统,至于未来将采取什么样的措施,也属于商业隐私。”
苹果尚未有明确措施,那这项灰色产业就“无人管理”了吗?非也,恶意退款这种行为实际已触犯了刑法。
2015年11月,金华一名90后利用App Store恶意退款案告破,这是国内首起恶意退款案。
警方查明,涉案人员在半年内作案数十次,非法获利近万元。浙江省金华江南公安分局网警大队民警介绍,此人有数十个Apple ID(苹果账户),有的甚至是日文或英文的,不排除是网上购买Apple ID用以恶意退款诈骗,该涉案人员已被刑拘。
浙江省靖霖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杨汇律师在接受中新经纬的采访时表示,此类代充值、代退款行为的法律定性不能一概而论,应分三个层面来看。
“第一个层面,如果是单纯利用苹果公司的相关规则来协助苹果用户进行退费的行为,是不构成犯罪的;第二个层面,当行为性质上升到恶意退费的程度,退费后相应的产品、服务没有撤销时,相当于侵犯了苹果公司或者软件开发商的合法利益,”杨汇说,“如果虚构事实、隐瞒真相来骗取退款会构成诈骗罪,如果存在利用系统漏洞秘密窃取的情节,则可能构成盗窃罪。”
“第三个层面,虽然行为人没有非法牟利的目的,有正当的退费需求,但是通过破坏苹果公司系统的手段来操作退费的,有可能构成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对于上文中提到的,部分网友以牟利为目的招引客人、招收代理,形成有组织、有规划的产业链的行为,杨汇表示,可能以诈骗罪或盗窃罪定性。
有些用户因贪求小利,选择委托代退人员进行退款操作。殊不知,代退操作并非万无一失,用户很可能因账户行为异常被封禁,甚至被不法商贩骗取手续费、泄露个人信息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