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楼市直击:落户人口劲增 七万人抢千套房(3)
2018-05-15 17:12 来源:来源:e公司
2017年3月,成都市限购政策有所收紧,并将社保及二手房纳入限购范畴。据规定,在成都高新区西部园区、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龙泉驿区、新都区、温江区、双流区、郫都区区域内购买住房的,购房者须具有限购区域户籍,或在限购区域稳定就业且连续不间断缴纳社会保险24个月以上。
2017年4月,成都再次出台房产新政策,在成都市住房限购区域内新购买的住房(含商品房和二手住房),须取得不动产权证满3年后方可转让;限购区二套房(首套未结清)首付6-7成,三套停贷。通过连续三次对房地产升级调控,成都新房及二手房猛涨趋势得到一定控制,房地产市场进入短暂的相对平稳时期。
供不应求楼市乱象频现
不过,成都楼市拐点在3个月后迅速到来,这让此前一系列的限控政策变为“徒劳”。
2017年7月,成都发布重磅人才政策《成都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行动计划》,率先在全国提出了优化人才落户制度、实施人才安居工程等12条具体措施,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上毕业生凭毕业证即可在成都落户。据成都市公安局的统计数据显示,从2017年7月19日至2018年4月26日,新政实施9个月左右,该市累计人才落户17.62万人。
随着落户新政的实施,在成都本地群众眼中,一大波本受限购政策制约的炒房客旋即获得“购房绿色通道”,一方面政府严控新盘房价,一方面却“广开”购房客源,紧张气氛在这座城市里蔓延。与此同时,为避开限购制约,各种子女投靠父母或父母投靠子女落户案例猛增。
2018年2月,成都市统计局公布了2017年成都市主要人口数据显示,该市常住人口为1604.47万人、城镇常住人口为1152.81万人、户籍人口为1435.33万人、流动人口为619.29万人。通过历史比对,证券时报·e该市记者注意到,相较于2016年,成都2017年的常住人口仅增加了12.71万人,同比增长0.79%;而户籍人口却增加了36.4万人,同比增长2.6个百分点。
人口的大规模涌入,亦带来了井喷的住宅需求,房价上涨冥冥中成为必然趋势。
在巨量潜在购房客的涌入之下,成都千人排号抢购数百套房源时有发生,市区一房难求的迹象集中出现。在2017年新盘稀缺的7月,成都朗诗·熙华府开盘推出356套房源,惠后均价16600元/平米(装修标准3000元/平米),两个小时即宣告售馨。值得注意的是,该楼盘当时已排3000多个号,购房者需持有230万以上现金,方可通过验资进入销售中心,最终所有购房者皆是全款购买。
伴随着火爆楼市,成都新房市场乱象频频出现,刚需按揭、公积金购房者时常被开发商拒之门外。
为了能够优先取得购房资格,不少购房者无奈只能通过托关系走“渠道”,或是交纳“茶水费”才能获得买房名额,所谓的茶水费10万至数十万元不等。在政府严格的限价政策下,为避免清水房价格红线,开发商以“精装修”换利润已成常态。
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了解到,位于成都天府新区的德商御府天骄已拿到预售许可证,共计推出442套房源,清水房均价在13000元/㎡左右,但其给出的装修价格达到4300元/㎡。
此外,朗基和今缘更明确表示,其2号楼设计方案无分体式空调外机位,买受人在进行装修仅能安装中央空调;且卖出人在精装交付标准中不包含中央空调预留预埋、管道敷设等,买受人若对所购房屋安装中央空调,将会损坏部分交付装修。需要指出的是,按照朗基和今缘所披露的资料显示,这栋楼每套房装修报价可都在30万元以上。
面对开发商给出的3000+元/㎡、4000+元/㎡的装修标准,购房者质疑之声不绝,但也无可奈何。目前,成都购房者与开发商因“精装修”矛盾突出,万科、龙湖、朗基等旗下多个均出现装修维权事件。
2017年,成都楼市盛传一句“名言”——“全款的往里走,贷款的不要堵在门口,公积金的把小黄车挪走”!
2017年土地出让金猛增
有行业人士对记者表示,成都的这一轮房价大涨,有全国大环境的因素,而成都政府应该也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其中,成都政府的限购限价、土拍政策和人才落户这“三板斧”,使得当地房价在短短一年半之内,实现两倍甚至三倍(部分区域)的上涨。而在数字上,成都市二手房价格2017年上涨超过70%,全国第一;而新房价格则全年下降约5%,也创下全国主要城市降幅前列。
据中估联数据报告披露,对可统计全年基价的67个重点城市进行全年基价发布,2017年全年重点城市的基价平均上涨18.5%。其中,一线平均上涨12.2%,二线平均上涨20.5%,三线平均上涨18.1%。从全国整体来看,出现房价上涨的城市有62个,占比92.5%。其中,成都以全年上涨58.4%的幅度,位居全国基价涨幅排行榜首位。
有数据指出,2017年成都主城近郊商品住宅供应量1430万㎡,为2011~2017年以来历史最低,新房市场供应严重不足。另据房天下统计显示,2017年全年,成都土地市场共出让土地260宗,总出让面积约16587.68亩,同比下降6.6%,成交面积14287.6亩;但成交总额约1245.3亿元,较2016年全年的卖地总额605.6亿元上涨105.6%。
从另一个层面来看,2017年成都土地拍卖价格持续走高,楼面价“秒杀”周边房价。当年4月6日,成都迎来限购升级后的首场土拍,此番土拍首次引入熔断抽签机制。此次土拍,成都历史最高楼面地价被3次刷新,熔断线被3次触发,进入摇号流程。
其中,中南建设(7.880, 0.12, 1.55%)以总价28.32亿元,单价11080元/㎡的价格拿下城北地块,彼时周边二手房及建成新房价格尚不足万元;此外,位于红牌楼的地块楼面价高达1.72万元/平方米,由东原地产抽签获得,刷新成都住宅最高楼面价,而该区域在售楼盘价格在1.2万元/㎡左右。
火爆行情之下,由于成都新房市场的供不应求,各路而来的购房客户将目光转向二手房市场,进而造成市场二手房因需求激增。随着卖家坐地起价,成都二手房房价自然也跟着暴涨,目前多个主城区二手房均价约2万/㎡,部分地区售价突破3万元/㎡,成都周边近郊二手房均价约在1.3万/㎡上下波动。
目前的成都房地产市场,新房价格被限价政策牢牢地套上“紧箍咒”,限购政策被宽松的落户政策打破,二手房价格顺势逆袭攀升。成都二手房与新房价格易主,同区域新旧房价剪刀差普遍超过30%。
成都市民李先生告诉记者,原本自己及亲朋好友都有房住,之前只是考虑过换购改善性住房。但现在大家都生活中战战兢兢中,房价一天一个价,曾经看中一套100㎡的三居室,房东标价140万元,但两周后,同一套房已经标价180万了。惶恐、贬值、没有安全感,唯有买房、买到房才能安心,成都俨然已进入全民炒房的阶段。
3、成都楼市摇号时代来临 二手房价格倒挂严重
2017年11月,针对新楼盘购房难、开发商变相捂盘及收取“茶水费”等乱象,成都市房管局与司法局发布通知,要求全市新取得预售许可或现售备案的商品住房,开盘销售全部采取公证摇号排序选房的销售方式。
摇号政策的推出,让众多刚需购房者认为买房的春天即将来了,但被现实的残酷再度泼了一“盆冷水”。进入摇号时代后,开发商违规涨价行为被遏制,而巨大的新旧房产价格差,让新盘房源极具诱惑力。也因新盘的“稀缺”,使得刚需白高兴一场、无功而返,摇号中签率低至个位数。
新旧房价差单平可达万元
根据通知要求,成都房地产开发企业应一次性公开全部准售房源及每套房源价格,严格按照申报价格,明码标价,对外销售;且不得设置仅有利于房地产开发企业或中介机构内部、全款支付等部分购房人的登记条件,这意味着“全款支付”不得被优先对待。
2017年12月,全城首个摇号选房楼盘登场——中国铁建(9.780, 0.00, 0.00%)北湖国际城,这也是成都新房断供48天后首个拿到住宅预售证的新盘。而北湖新城仅推出420套新房源,但参与摇号的总人数为3637名,综合中签率仅为11%。
对此,成都市民李先生指出,北湖新城此次新盘“清水+装修”的均价约为11000元/㎡,而北湖新城二手房价格已达到1.6万元/㎡,新房与二手房的价差在5000元/㎡左右。
新盘摇号后,普通人群没有全款购房的压力,大家都是靠运气公平竞争。以100㎡新房为例,仅凭3成首付即33万元,就可拿下价值110万的房产;按照现在同区域新旧房屋每平5000元的差价,3年后转手出售就可获利50万元,而且未来几年成都房价又涨了,毕竟工薪阶层白吃白喝干几年也赚不了这么多钱。实际上,每一个待售的二手房背后,都有一个等待摇号的灵魂。
在巨大剪刀差套利空间的诱惑下,有相当多原本没有买房意愿的成都市民加入购房“大军”的行列,为了提高购房摇号中签率,部分家庭甚至动用了七大姑八大姨,全家10余口人集体摇号。此后,每逢主城区新盘参与摇号楼盘机会都超过万人,新房中签率降至个位数。
3月初,招商中央华城坐标成都北中环,成都理工大学外,著名六线路口处,这原本不太被人看上的地段楼盘,在限价限购摇号的助力下也成为香饽饽。实际上,该楼盘还是成都摇号以来第二块三环内块新楼盘,自然吸引力大量买客登记提交资料。
为了参加摇号,成都购房者常常需要到售楼部排上数小时的队,才能将个人信息资料递交给开发商预审,再传递给房管局复审。在招商售楼部现场,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亲身体会到楼市的火爆,众多购房客携全家出动,下至3岁小孩、上至80岁老人,均参与登记摇号,在他们眼中买到到就是赚到。
据记者了解,招商中央华城新盘精装修1.3万元/㎡,其周边房龄偏老的红枫岭二手房均价在1.7万元/㎡,而建造年代更近的万科金色乐府均价则高达2.6万元/㎡,单平米价格差最高超过1万元。
最后,通过复审购房人超过4.39万名,而该楼盘入市的普通住宅仅400余套,最终普通购房者中签率仅0.9%,“荣登”成都首个中签率1%以下的新盘。
保刚需补丁难扭低中签率
摇号以来,成都主城区中签率持续走低,目前并无扭转趋势。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蓝光江安城,该项目第一次开盘摇号中签率为45%;但到了第二次开盘,虽蓝光江安城售价上涨,其摇号中签率却锐减至3.23%。此外,高端楼盘成都中铁西派城摇号中签率也从3.98%降至1.43%,西三环外绿地新里城中签率从首次的8.05%降到1.8%。
从政府摇号购房的初衷来看,这是为进一步规范商品住房销售行为,维护房地产市场秩序。但由于商品住房市场短期内供需不平衡,且存在同一家庭多个成员重复报名等情况,摇号中签率总体不高,尤其是刚需购房者难以买到。
作为重要的导火索,今年3月初的招商华府中央城超低中签率,400余套新房“逗猴式”摇号引来4万多人哄抢,再一次将刚需购房信心打击的荡然无存。
2018年3月31日,进一步深化房地产市场分类调控,成都市房管局会同市司法局制定了《关于商品住房开盘销售采用公证摇号排序选房有关事宜的补充通知》(以下简称《补充通知》)。据《补充通知》要求,在支持棚改货币化安置住户优先摇号的基础上,支持住房刚需家庭依序优先摇号,有利于缓解刚需家庭自住购房困难。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