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猗苹果打悲情牌营销 “滞销大爷”影响当地品牌形象(2)
2018-05-11 17:06 来源:来源:中国之声
临猗官方:“滞销大爷”影响整体品牌形象
在某电商平台,记者输入“临猗苹果”几个字,会搜索出大量商家。其中一个店家写到:爱心助农!山西临猗果农求助!4000万斤一级冰糖新苹果滞销。同时,还配有一段大量苹果堆积如山的小视频。
[视频节选内容]助农小组深入临猗,现在大家看到的这些苹果都是因为冷库放不了,腐烂了,全部要被扔掉。
商家宣称,冷库将于5月1日清理,如果卖不出去,只能全部倒掉或当废果贱卖。恳请大家伸出援手!在商品的详细信息中,配有多张果农手持苹果以及大量树枝被砍的照片。记者留言询问商品是否为临猗滞销苹果,店家并未回复。
5月7日,临猗县政府官方网站发布声明称,近期多个电商平台发布了“临猗苹果滞销”的营销策划,利用打“悲情牌”方式营销临猗苹果,引起网友关注。这给运城果业的整体品牌形象造成了严重影响。经全面深入查证,该信息内容有诸多夸大失实之处。
果品公司:80%苹果已售
那么当地苹果大量滞销又是否属实?昨天,临猗当地万华果品有限公司负责人王万宝对中国之声表示,今年当地苹果销售已经处于扫尾阶段,并不存在滞销现象。
王万宝表示,网上的说法并不存在,果农的货现在80%都卖完了,扫尾不多,没多少。网上发的那些都是果农自己拉出去卖的,卖不了了,苹果冻了,是有些人不懂市场规律。网上传的那些也不知道他这里边有什么问题。
临猗县果业发展中心主任杨勇表示,部分电商平台商家所选用视频、图片均拍摄于2016年以前,有的还采用“摆拍”方式,刻意营造果农的贫苦形象,并且蓄意夸大果品滞销严重程度,造成了苹果价格的不合理波动。
杨勇表示,4月份就发现有这个后,就约谈他们电商的人。他们说苹果滞销主要是夸大事实,实际上他们苹果今年的市场主要是价格有点低,不存在滞销。其次,他对我们不明白高接换头这个东西,就断章取义地宣传果农要砍树。
杨勇表示,商家的这种营销手段,虽然短期、局部的方便了果农售果,增加了少部分果农收益,但给当地果业的整体品牌形象造成了严重影响。
杨勇说,对他们的形象产生了影响,那些残次果加工不需要的东西被拿出来,拍成照片,就说苹果卖不出去,对品牌确实有影响。他们每年要产39亿斤苹果,而商家卖的是局部的,也就有几百万斤、1000万斤,卖的很少,但卖的价格高,人家就都找回来反应说都已经滞销了,怎么还卖那么贵?
杨勇认为,电商采用这种营销手段主要还是为了了增加其自身的经济利益。
杨勇表示,现在的行情和去年基本持平,现在的一个是价格涨上来了,第二个今年的苹果销售比去年还快,今年比去年少存了6000多万斤。商家卖的那些,你看8.5斤要卖到28块7,商家操作这个主要是他自己在盈利。
“滞销大爷”被滥用,专家称利用公益心营销不道德
根据媒体报道,在电商平台上,甚至不少商家的宣传图片用的都是同一名老人的照片,这名老人也在网上被冠以“滞销大爷”的名号。记者搜索发现,这位所谓的“滞销大爷”可谓成名已久,虽然老人满脸沧桑,含泪望向远方,但与其匹配的商品则是包含了水果、蔬菜甚至日用品等各类商品,难怪网友戏称,大爷真是卖啥啥滞销。
据了解,在部分电商平台上,除了“临猗苹果滞销”外,还有不少商家以“宣传滞销”来售卖商品,其中包括菠萝、鲜笋等多种农产品。而宣称“爱心助农”等名头销售商品的店家更是不在少数。而在评论当中,有不少买家都表示看到助农才下了单。
在北京市法学会电子商务法治研究会会长邱宝昌看来,商家这种营销方式正是利用了消费者的同情心和公益心。
邱宝昌表示,实际上是一种爱心的活动,但之所以会被一些人利用,是因为一旦打着这种爱心助农或者滞销的旗号的话,那很多人就不会像市场行为那样去购买,而是有捐赠、捐助,有公益心在里面的成分很大,所以商家正是利用了人们的这种公益心去营销,实际上非常不道德。
邱宝昌表示,类似的营销手段涉嫌虚假宣传,同时隐瞒事实骗取消费者购买也构成消费欺诈。
邱宝昌说,这样的做法违反了诚实信用的原则,同时虚构了事实,也是涉嫌虚假宣传,同时隐瞒事实骗取消费者购买,使消费者做出错误认识,那这种错误的认识基于一种善心,是对你的帮助。所以这也是一种欺诈行为,经营者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有欺诈行为的,消费者可以要求他承担三倍赔偿。我们电子商务法出台就应该要(明确)电商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平台要承担什么责任,作为平台要起到核实的责任和义务,最基本的信息是否准确,是否利用平台发布虚假信息去欺骗广大的网民和消费者。
记者:杨博宇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