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落户人口井喷:户籍新政频出吸引人才(2)

2018-05-10 17:13 来源:来源:经济参考报


  多地“零门槛”落户 吸引人才“走进来”


  因为推出落户新政,户籍部门人头攒动的场景频频在武汉、长沙等地轮番上演。


  3月底的一天,在西安市公安局雁塔分局曲江派出所,2017年从西安工程大学毕业的侯雨菲持身份证和毕业证书,只花了3分钟就拿到了户籍准予迁入证明。“我毕业后一直在西安工作,看现在的落户新政很便捷,就想先把户口落下来,准备在西安长期发展。”来自河南三门峡的侯雨菲说。


  侯雨菲的落户便捷得益于今年西安推出的“升级版落户新政”。实际上,自去年3月推出户籍新政以来,西安已连续4次进行政策升级,从放宽学历、年龄限制到“身份证+学历证明”落户再到最新的“在校大学生凭身份证和学生证在线落户”,门槛不断放宽,落户更加便捷。


  拥有89所高校、百万大学生的武汉一直苦于留不住人才。去年以来,武汉不断降低大学生落户门槛,基本实现“零门槛”:无论本科、专科,只要在40岁之内,凭大学毕业证即可登记落户,硕士博士不受年龄限制。


  28岁的法医学硕士马静红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2015年,他放弃上海公务员的工作机会,选择和“师兄”留在武汉创业,创办了湖北崇新司法鉴定中心。


  由于刚毕业在武汉没有购房,马静红不符合落户政策。没有户口的他总觉得缺少一种归属感。在外创业就如飘萍,心里没谱。如今,“落户新政”彻底解决了马静红的担忧。


  落户新政的实施就像催化剂,引发了前所未有的高素质人才留汉落户热潮。记者在武汉东湖高新区、洪山区等政务服务中心看到,办理落户手续的大学生几乎天天“井喷”。为了让其落户“少跑腿、少证明、少排队”,各区户政窗口加派人手,延长上班时间,业务量平均比以往增长3倍。


  长沙也推出“人才新政22条”,实行“先落户后就业”,全日制本科以上高校毕业生凭原户口本、身份证、毕业证即可办理落户手续。


  来自湘江集团的郭为强是该政策去年8月份实施后第一个落户长沙的高校毕业生。24岁的他告诉记者,自己去年6月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虽然在京读书7年,但长沙这几年城市建设和公共服务越来越好。在“零门槛”落户后,自己已有了在长沙买房定居的打算。


  户籍新政配套齐全


  解决人才后顾之忧


  据不完全统计,从去年10月以来短短几个月时间,全国就有近20个城市与地区发布了引进人才的新政策。其中大部分城市都出台涉及购房、租房的优惠政策,甚至还有就业、收入等配套措施的“组合拳”。


  去年底,刚从华中科技大学毕业半年的李婉终于在武汉有了属于自己的“小窝”,一居室的公寓交通便利,房间内空调、热水器、家具样样俱全。而租金更是比周边便宜五六百块。而这得益于武汉针对大学生推出的买房和租房新政策。


  去年9月起,沈阳市对企事业单位引进的全日制博士给予3年每月1000-2000元的资助。对新落户并在沈阳工作的全日制博士、硕士和本科毕业生,在沈首次购买商品住房的,分别给予6万元、3万元和1万元购房补贴。西安出台的《人才安居办法》提出,采取购房补贴、租赁补贴、人才公寓等方式满足对引进人才的住房保障需求。


  长沙市委组织部副县级组织员刘怀彧说,“长沙对青年人才实行‘一落户九补贴’十项政策,即高校毕业生‘零门槛’落户、租房和生活补贴、博士硕士购房补贴、博士后科研人员生活补贴、‘四青’人才奖励补贴、创业培训补贴、一次性开办费补贴、经营场所租金补贴、优秀青年创业项目扶持资金、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补贴等。”


  武汉在全国率先明确大学毕业生在汉工作指导性最低年薪标准,并出台提供可拎包入住的人才公寓、让大学生能以低于市场价20%的价格买到安居房、以低于市场价20%的价格租到房等政策。


  目前,占地1000亩、户型在50平方米左右的首个“长江青年城”正在武汉黄陂区紧张建设中。该项目配套公共食堂、图书馆和其他现代化公共设施,今年就将建成投用。“我们的目标是打造一个精致的现代化大学生生活社区,而不是提供一个只能睡觉的‘火柴盒’。”武汉市招才局“双创”协调推进部部长石柏林说。

财经屋声明: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