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票退票要3800元:退改签费用为什么那么贵?(3)

2018-05-07 17:14 来源:来源:北青报


  关注


  机票“退改签”乱象如何解?


  民航资深评论员綦琦接受北青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机票“退改”如何收费国家没有统一标准,通常的原则是越低折扣票“退改费”越贵。实际上,国内四大航空公司直销渠道的机票“退改签”条款均比较规范,真正问题比较多的出在代理渠道,以及OTA上销售的外航票“坑”更多。


  他认为,一方面,我国规定国内航企“退票费”需要公示,外航官网在华销售机票,也必须遵守这一规定。另一方面,相对全价票的退改签费用而言,特价票或低价票往往都有各自苛刻的退改签操作和费用规定——例如,有些廉价航空会规定,无论什么原因即便是航企自身原因发生行程变化,都不退票款,相关管理部门应当规范。


  昨日,北京蓝鹏律师事务所律师、航空法专家张起淮接受北青报采访时也表示,我国民航退改签费用乱象之所以出现且久治不愈,主要原因在于机票市场存在管理规定落实不严、监督管理措施不力、打击处罚力度不足等问题。民航现行的通常做法,是由航空公司将其退改签的票规在运输条件中予以明确,将该运输条件报民航主管部门审查备案并公示,之后作为航空旅客运输合同的主要内容。但现阶段,往往就是航空公司只要备案、公示就了事,在定价过程中没有严格依照我国《价格法》等法律法规履行听证程序。


  此外,张起淮认为,2017年12月17日发布的《中国民用航空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进一步推进民航国内航空旅客运输价格改革有关问题的通知》,再次强调“航空运输企业和销售代理企业必须严格落实明码标价规定,通过门户网站等渠道及时、准确、全面地公示实际执行的国内旅客运价以及收取的退票费等各项费用,未予标明的费用一律不得收取”。《航空运输销售代理企业监督管理办法》也明确规定,销售代理企业在经营活动中,不得采取加价销售客票或违规收取退改签费用等不正当行为。可见,航空公司自身退改签票规的制定,以及机票销售代理企业收取退改签费用,是有严格的流程和规则的,仍需要接受行业主管部门、价格主管部门等单位的审查监管。


  提示


  消费者如何防范“退改签”陷阱


  北青报记者在调查中还发现,多位消费者在购票前均不太在意“退改”条款,等到遇到紧急情况时才发现退票费超过预期。


  自由职业工作者单女士常会浏览各航司微信公众号、官网等预订超低便宜票,她告诉北青报记者,由于1-3折的超低价票通常都是预订未来3-6个月,甚至1年之内的行程。她告诉北青报记者,享受超低价的同时,也遇到了两次“失算”的经历,一次是去巴厘岛忘记出行日期,事后想起航企拒绝退票;还有一次碰到临时有急事,去东京无法成行。两次加起来损失了3000多元,“退改”票条款极端苛刻,退改费用就是票面价,相当于拒绝退改服务。


  对此,部分业内人士提示消费者:在购买机票以及办理退改签的过程中,首先要仔细阅读订票界面的相关内容,留意是否有默认选项等陷阱。其次,一旦发生纠纷,要在保持理性、克制的基础上,搜集、巩固好相关证据,咨询专业人士,依法向消费者协会、民航主管部门等机构投诉,也可向人民法院起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文/本报记者 蔺丽爽 供图/视觉中国


财经屋声明: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