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石67岁生日演讲全文:谈创业谈公益谈放下(5)

2018-01-24 17:15 来源:来源:新京报


  谈哈佛游学


  英语烂,但语言对企业家很重要


  我的语言表达实际上是我很大的弱点。中文表达其实都很羞涩,更别提英文了。但是我现在又经常需要我尽可能地在国际舞台说英语,我的团队就经常胆战心惊的,每次我一讲完,他们马上就来疯狂的“表扬”我:“老板,王总,卧槽!你英文太棒了。” 我就知道是什么意思了。讲英文,我当然不行,2011年我义无反顾地去哈佛,最难的也是攻克语言关。我脱稿说,简直就是玩儿心跳。


 

  但我们又不得不去攻克语言关。因为语言在这个全球化过程中对我们中国企业家阶层非常重要。像张朝阳、李开复,对他们这种海归来讲语言不是问题。但是对我们这种本土成长起来的“土鳖”来讲,我们怎么来过这一关?


  我们本土培育了很多优秀企业家,但是如何往下发展有很大的局限性,其中一个问题就是国际交流。我们在达沃斯、在一些会议上,会发现在世界华人企业家里,香港、新加坡、台湾企业家和国外在一起交流如鱼得水,而大陆企业家自成一体。你出去是为了交流,但是限于语言的障碍没有交流在一起。所以我就要和我的短板较劲,我就是要过这语言关。当然语言是一个工具,通过这样的学习,你突然这种学习给你开了一个天窗。你到国外才知道中国的文化需要很多很多去了解。


 

  当然我的经历使得我对中国文化并非那么接受,但是真正到了国外才发现,我本人是无法摆脱中国传统文化的。到了哈佛才感受到,你不仅仅要系统了解西方文化,还要更系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这样才知道哪些是我们应该保留的,哪些应该是批判吸收的,而哪些应该是结合的。真正到了哈佛之后,才真正开了窗户,不仅对西方的了解,再一个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这个收获非常大。这是我为什么要去哈佛的原因。


  面对未来,我觉得我们中国人,我们这个民族,首先要站在对我们文化的了解,对西方文化的了解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去人类文明的源头去拥抱未来。


财经屋声明: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