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航被允许国有相对控股 民航混改政策空间扩大(3)

2018-01-23 16:58 来源: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民航业混改期待“多点开花”


  去年的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2017年要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在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民航、电信、军工等领域迈出实质性步伐。


  作为混改七大重点领域之一的民航业,近年来在混改方面动作频频。以国资委首批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企业东航为例,2015年和2016年,东航先后引入达美航空和携程作为战略投资者,达美航空以4.5亿美元取得东航3.22%的股权,携程以30亿元取得东航3.2%的股权。


  2017年7月,东航集团旗下东方航空物流有限公司,通过混改实现了股权多元化。东航集团和新引入的股东联想控股、普洛斯、德邦、绿地,以及东航物流核心员工,将分别持有东航物流45%、25%、10%、5%、5%、10%股份。东航实际投入18.45亿元国有资本,有效引入22.55亿元非国有资本投入,起到了放大国有资本的“杠杆”效应;同时,东航物流资产负债率从之前的87.86%,降低到75%左右。据最新消息,东航物流已经启动了第二批员工持股工作。


  除东航外,美国航空在去年3月以15.53亿港元认购南航新发行的H股股票,取得南航2.68%的股权。国航也正在稳步推进旗下航空货运物流板块的混合所有制改革。


  民航业的混改能否“多点开花”令人期待,特别是从2017年11月至今,三大航各自的控股股东,中国南方航空集团公司、中国东方航空集团公司、中国航空集团公司相继宣布完成公司制改制,公司由全民所有制企业改制为国有独资企业,并完成相应更名,从“集团公司”变为“集团有限公司”,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履行出资人职责。


  对此三大航均表示,改制将有助于各自进一步形成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和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


  业内也普遍看好三大航改制后的市场化变革。民航业专家綦琦认为,三大航空集团由全民所有制企业变更为国有独资公司,进一步明确了集团权属,为三大航进一步更加积极主动、合法合规地参与到国内外市场竞争排除了制度和权属限制,为即将开展的三大航空集团旗下的航空业务和资产混改工作确认了符合资本市场普遍认可的资产持有和投资主体。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曹煦


  北京报道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18年第4期)


财经屋声明: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