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发银行成都分行违规事件:涉嫌对空壳公司授信(2)
2018-01-22 17:17 来源:来源:北京商报
01
4.62亿罚款
根据银监会的通报,通过监管检查和按照监管要求进行的内部核查发现,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为掩盖不良贷款,通过编造虚假用途、分拆授信、越权审批等手法,违规办理信贷、同业、理财、信用证和保理等业务,向1493个空壳企业授信775亿元,换取相关企业出资承担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不良贷款。
对此,四川银监局依法向浦发银行成都分行罚款4.62亿元,对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原行长、2名副行长、1名部门负责人和1名支行行长分别给予禁止终身从事银行业工作、取消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警告及罚款。相关涉案人员也被依法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这是2018年首张亿级罚单,也是银监系统史上开出的数额第三高的罚单。在2017年强监管下,银监系统罚单“迈上亿级台阶”,最后两个月连续开出6张罚没金额超1亿元的罚单,合计金额19.34亿元。其中,广发银行因惠州分行违规担保“侨兴债”案件被罚没 7.22亿元,为迄今为止最大罚单,排在第二的是北京银监局对邮储银行开出的5.21亿元罚单。
对于本次浦发银行受罚的违规行为,一位银行总行风控部门人士向北京商报记者介绍,比如银行给一家企业授信的钱收不回来,有空壳公司花很少的钱将这家企业收购之后,一并承接债务,再利用银行对自身的授信资金偿还贷款利息。“空壳公司没有生意经营,一般材料都很少,肯定是不符合银行授信要求的,这样做风险很大。但为了腾挪不良,也有一些银行是找实力比较强的企业进行授信,来来回回一年一年地倒。”
02
从否认到接受处罚
浦发银行这一事件最早于2017年4月就已传出消息,彼时先是一篇“浦发银行成都分行成‘壳’公司温床,违规资金超1000亿元”的文章在网上广泛流传,指出浦发银行成都分行给四川多家煤炭企业授信,在2013年该地区煤炭行业风险暴露后仍欲盖弥彰,借“壳”公司操作,试图通过时间换空间等待企业和行业状况好转,采取不规范的方式掩盖真实资产质量。后有媒体跟进了报道。
在这则消息发酵的同一时段,61岁的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原行长王兵 “到龄退休”,以及浦发银行总行资管部、风险部等相关人士赴成都分行的消息又进一步为事件增添了更多“辅料”。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在2015年10月因贷款风险分类不及时、不准确,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被四川银监局处以40万元罚款的“旧案”也被翻出。
但当时浦发银行对于此事回应称,相关信息与事实不符,近年来受区域实体经济下行影响,该行成都分行资产质量承受一定压力,煤炭等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逾期情况攀升,该行总、分行均已采取必要措施加强管理,积极处置化解。同时指出“目前成都分行经营正常,风险整体可控。”
而在1月19日银监会公布处罚决定的当日晚间,浦发银行的态度由此前的否认变为了“接受处罚”。浦发银行发布公告回应称,坚决支持和接受监管机构的处罚决定,并深表歉意。“针对成都分行上述违规经营事项,公司高度重视,在监管机构和地方政府的指导和帮助下,及时调整了成都分行经营班子,并对资产状况进行了全面评估,分类施策、强化管理,按照审慎原则计提风险拨备,稳妥有序化解风险。目前,成都分行已按监管要求完成了整改,总体风险可控,客户权益未受影响,经营管理迈入正轨。”
浦发银行表示,四川银监局向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开出的4.62亿元罚款“已全额计入2017年度公司损益”,对该行业务开展及持续经营无重大不利影响。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