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监会回应“鹿晗恋爱险” 面临缺乏法律保障风险(3)

2018-01-17 17:13 来源:来源:国际金融报


  又比如,“扶老人险”。2015年,华安保险联合支付宝平台推出“扶老人险”,被保险人若在帮扶老人后被误认为是肇事者,可获赔法律诉讼费用,保费只需3元。


  再比如,“加班险”和“熊孩子险”。前者由财客钱包和华海保险联合推出,保费9.9元,被保险人21点后下班,上网打卡立即可获得理赔;后者由中国人保推出的一款家庭财产保险,保险期限内,由小孩造成第三者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依法应承担赔偿责任的,保险公司会根据保险合同的规定负责赔偿。


  “这类的炒作方式,虽然不违法,但我觉得有点荒唐。”一家大型保险公司有关负责人认为,“这一保险的内容设置,在一定程度上给人以博彩的印象。而在我国,博彩业是实行严格准入制度的行业。这类保险产品,在一定程度上和押大小一样。”


  上海财经大学保险系主任钟明此前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说:“保险是讲概率、讲大数法则的,通常是对损失概率不是很大,但是损失比较大的标的进行投保。从个人消费者角度出发,购买保险从某种意义上就是一次‘赌博’,但并不是法律意义上的‘赌博’,因为没有人购买保险是为了从中获利。”


  针对上述噱头类产品,保监会在2017年1月印发的《财产保险公司保险产品开发指引》中明确提出,保险公司不得开发无实质内容意义、炒作概念的噱头性产品。


  不过,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保险系教授庹国柱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说:“国内互联网保险行业还处在起步阶段,创新保险产品对于互联网保险公司来说,是一个探索的过程,同时老百姓(60.340, -1.04, -1.69%)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


  “基于互联网的独特性,传统保险产品不一定适合在互联网上销售。”在庹国柱看来,“要形成成熟的互联网保险市场,需要保险公司、监管机关以及消费者三方共同努力。一方面,互联网保险公司在开发新产品时要秉承负责任的态度,合规合法;另一方面,保监会要加强备案审查,即时纠正。此外,消费者也要提高警觉,增强维权意识。”


  (国际金融报记者 张颖 见习记者 齐琦)


财经屋声明: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