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债务率已接近美国?居民部门杠杆率持续上升(2)

2018-01-16 17:18 来源: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在上海、广州、深圳等其他一线城市,也有很多像许先生这样拼搏奋斗的年轻人。“85后”柯女士和丈夫在广州市花都区定居。“2010年,我们在花都区买了一套110平方米的房子,加上20万元装修费,总价不到90万元。当时申请了15年期限的银行贷款,现在每月还款3000元左右。”柯女士说,“现在家里年收入大概30万元,还款压力不算太大。今后考虑到子女上学、家人居住等,也可能会换一套位置更好、面积更大的房子。”


  贷款消费渐成潮流,贷款购房是较普遍的现象。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陈彦斌则敏锐地指出,“房贷已经成为中国家庭债务的大头。”


  居民部门杠杆率持续上升


  “近年来中国城市房价快速上涨,家庭部门债务率也快速攀升。”陈彦斌认为,上一轮房价上涨,一方面源于部分家庭加杠杆购房的投机性行为,另一方面源于一些年轻家庭在“再不买就买不起”担忧下提前集中入市。大量投机性行为,加上年轻家庭因为提前购房不得不增加借贷规模的做法,导致中国家庭部门债务规模迅猛扩张。


  在各级政府严格调控之下,2017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已经有所降温。但新增贷款中流向房地产的比重仍然处于历史高位,而且新增贷款还通过短期消费贷等方式隐蔽地流入房地产市场。房地产贷款余额占全部贷款余额的比重还在继续升高。


  房贷为主体的家庭债务失控有可能直接影响金融稳定。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姜超说,比如后来导致全球性金融危机的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开始的直接表征就是美国低收入阶层大量举债买房。


  有关研究表明,中国家庭在金融机构的负债以消费性贷款为主,约占居民负债的2/3,大约是经营性贷款的2倍。其中,在消费性贷款中,以住房贷款为主的中长期贷款占八成左右,但从增量看,短期消费贷款增长速度较快,高于中长期贷款。


  2017年11月,中国社科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国家资产负债表研究中心发布的《三季度中国去杠杆进程报告》指出,居民部门杠杆率依然延续上升趋势,从2017年二季度的47.4%上升到三季度的48.6%,上升了1.3个百分点,2017年前三个季度上升了3.8个百分点。居民部门在全部实体经济中的债务占比加大,杠杆率上升速度较快。


  中国家庭债务率只是统计了家庭部门从金融机构获取的信贷总额,而中国家庭还有不少包括向亲戚朋友借钱在内的民间借贷,存在大规模隐性债务。陈彦斌认为,这些隐性债务虽然不会带来系统性金融风险,但是会加重贷款人的债务压力。


  要高度警惕家庭债务风险。陈彦斌和他的研究团队注意到,一是近年来这一债务攀升速度明显加快,近4年间提高了15.8个百分点;二是目前所采用的家庭债务/GDP(国内生产总值)的测算方式可能低估了中国家庭部门债务问题的严重性。以家庭债务/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方式计算,当前中国家庭部门的债务率已接近美国家庭部门的债务率水平。而且,中国家庭部门的债务分布明显失衡,个别家庭的债务风险已经处于较为危险的水平。


  作为全球性问题,家庭债务正在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2017年10月《全球金融稳定报告》中说,金融危机以来,发达经济体和新兴市场经济体家庭债务仍继续提高。数据显示,2008年至2016年,新兴经济体家庭债务占GDP比重的中位数从15%上升至21%;在发达经济体,这一数据则从52%上升至63%。该项研究还发现,家庭债务提高在短期内有助于提高消费、推动就业、提升房产和银行资产价格,从而有利于经济增长。但在3年至5年后,家庭债务攀升对经济增长则有负面影响。

财经屋声明: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