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互联网发展路线图逐渐清晰 2020年形成平台体系(2)
2018-01-11 17:05 来源:来源:经济参考报
工信部透露,到2020年,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将初步形成,有望建成10个左右跨行业、跨领域,能够支撑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生产的企业级平台;到2020年,我国还将利用推进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契机,培育30万个面向特定行业、特定场景的工业APP,推动30万家企业应用工业互联网平台开展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运营管理等业务。届时,工业互联网平台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基础性、支撑性作用将初步显现。
据悉,我国将会率先在汽车、航空航天、石油化工、机械制造、电子元器件等企业推广相应的网络升级和技术应用,同时会围绕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大型动力装备等关键领域,实现智能控制、智能传感、工业级芯片与网络通信模块的集成创新,帮助企业形成一系列具备联网、计算、优化功能的新型智能装备和智能生产流程。业内普遍认为,一旦工业互联网技术得以快速应用,上述产业将顺利进入智能化生产时代。
工信部解读文件显示,工业互联网是实现人、机器、车间、企业等主体以及设计、研发、生产、管理、服务等产业链各环节的全要素泛在互联的基础,是工业智能化的“血液循环系统”,是实现全球供应链系统和企业生产系统精准对接、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和智能化服务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我国对工业互联网的发展高度重视,并出台了一系列推进工业互联网应用和发展的政策和措施。
2017年年底,国务院正式印发《意见》,明确提出我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能力、技术产业体系以及融合应用等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此外,《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规模部署行动计划》等多个制造业和互联网领域的政策文件中,也对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应用,做出了更加细致的安排。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国务院办公厅还会同广东省和深圳市的经信部门,围绕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对华为、腾讯、华制智能等企业进行实地调研,考察了相关企业在场景、数据、产品、算法、服务等领域的工业互联网技术创新和应用。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