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退房申请越来越多 雪乡宰客事件未停止发酵(2)

2018-01-05 17:18 来源:来源:北京青年报


  “外面的老鼠屎”


  被网友爆料要求游客补差价的“雪乡赵家大院”如今已被各大平台下架,但住客点评依然被保留。在几十条评论中,“离雪乡远”成为赵家大院被游客批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在旅馆介绍中,赵家大院将自己的位置备注在海林双峰林场雪乡国家森林公园。网站提供的地图显示,它应当坐落在大林公路路旁,雪乡景区的核心区域,周围还有十几家家庭旅馆。但据曾经在这里住过的游客介绍,赵家大院离雪乡还有10公里左右。


  1月4日,大海林国有林管理局公布关于帖文《雪乡的雪再白也掩盖不掉纯黑的人心!别再去雪乡了!》的核查情况汇报,证实了赵家大院的位置。汇报称,帖文中所指的“赵家大院”在雪乡景区外,是永安林场个体家庭旅馆,经营者为外来承包人员。


  赵家大院“出事儿”之后,雪乡景区里家庭旅馆的经营者大多对这个同行持有一种很复杂的情绪。1月3日,风波刚刚发酵时,网上议论纷纷,但雪乡当地游客依然络绎不绝。而一天之后,这场风波的影响就开始真正显现。在景区开了13年家庭旅馆的樊兆义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1月4日早上起,陆陆续续有原本已经订好房间的游客在网上申请退房。樊兆义意识到,赵家大院这颗“外面的老鼠屎”坏了整个雪乡的“汤”。


  从林场到雪乡


  樊兆义很担心这样的状况持续下去。


  樊兆义原本是双峰林场的伐木工,2004年他响应林场号召,投资1万多元,将家里的几间房子改造成了家庭旅馆,搞起了农家乐。樊兆义说,他是复员转业后被分配到双峰林场的,对林场感情很深。当年林场急于找到伐木以外的“生路”,自己和几个同事就硬着头皮干起了旅游。


  开始的几年,生意算不上好,“一年就1000多人来,主要是摄影师、驴友之类的,每家分一分,可能每年就接待几十位游客。”2013年左右,因为一档综艺节目,雪乡突然火遍大江南北,无数游客从全国各地赶来,就为在雪乡的木屋前拍一张唯美的照片。这一年雪乡接待了18万游客,第二年又激增至30万。


  或许对国内其他景点来说,一年几十万的游客量并不突出,但考虑到雪乡全村就100多户人,每年旅游旺季就冬季两三个月,这其实是一个很可观的数字。


  樊兆义今年已经60岁了,还在坚持做家庭旅馆的生意。他介绍说,这些年,雪乡的家庭旅馆发生了不少变化。一开始都是村民自家的旧房子改造的,房间没有厕所,游客来了也只能去村里的旱厕,“好多城里人都不习惯,冻屁股”。后来村里加了土锅炉,现在全村更是实现了集中供暖,旅馆的房间也大多配置了独立卫浴,“和城里一样了”。


  樊兆义现在一年能赚30万元,他很感恩这种变化,也更担心雪乡的名声被败坏,尤其是被“赵家大院”这样根本就不在雪乡里的旅店败坏。


  雪乡以外的雪乡


  “赵家大院”并不是唯一一个败坏雪乡名声的。


  樊兆义介绍说,雪乡火起来之后,周围二道河、永安等几个林场也出现了许多家庭旅馆。由于不在景区内,缺乏监管,这些旅馆常常被游客投诉价格贵、态度差。


  而事实上,这些旅店大多距离景区还有一段距离,往来不便。游离在雪乡景区外的还有各种各样的自费项目,诸如越野车穿越、十里画廊之类的自费景点,动辄收费两三百元,成为跟团游客不可避免的消费。


  但不少游客交钱后才发现,所谓的自费项目其实是在雪乡景区之外,由私人承包经营。刚刚从雪乡回来的资深户外旅游爱好者诺子(化名)说,他从来不建议队友去参加所谓的自费项目,不仅活动质量参差不齐,万一出了意外也很难找人负责。


  但在前往雪乡的旅行团里,至少参加一两项自费项目却已经成为潜规则。对大多数去雪乡的游客来说,景点是否在雪乡山门之内或许并不重要。在这次对雪乡的批评浪潮中,指责雪乡景点“山寨”、“坑人”的不在少数。

财经屋声明: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