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套路贷”常用5伎俩 累计金额高达数亿(2)
2018-06-06 22:50 来源:法治周末
专家建议消费者“三看”规避套路贷
为何汽车套路贷屡禁不止?九江银行汽车金融事业部负责人穆海龙分析,这与当前的市场需求有一定关系,陷入套路贷的客户大多数是正规金融机构认定的次级客户、无法满足贷款条件的客户,这些客户很难通过正规渠道获取贷款,让骗贷公司有机可乘。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互联网金融法律事务部主任左胜高则认为,汽车套路贷是高利贷在新时代升级、演化和异化的结果。人们的消费模式趋于超前消费,银行贷款门槛高,有效供给不足;金融产品迭代快,民众防范意识薄弱,犯罪分子利用客户急需用钱的心理,以快速放贷为诱饵;另外,汽车套路贷设计周密,借款合同、转账记录等证据完备,使得汽车套路贷形式上完全符合民间借贷纠纷,公安机关不易识别。
对此,左胜高建议,按照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颁布的《汽车贷款管理办法》,汽车贷款首付比例不得低于20%。消费者最好选择正规的金融机构,远离市场上打着“零首付”“低首付”购车的汽车厂商。
他提醒消费者“三看”:一看本金数额,即合同约定的本金和实际收到的本金是否一致,是否存在砍头息;二看利息标准,即支付的利息、服务费、管理费等相关费用成本是否大大超出年化24%或36%;三看风控手段,是否存在逾期还款时,车辆有被强行没收、被强行交易和被强行占有的可能。
那消费者一旦发现自己深陷汽车套路贷,应该采取什么方式来应对?
靠谱金服创始人匡志成表示:“消费者在第一次逾期时,就应当寻求亲友和司法机关的帮助。在放款人拒收还款的情况下,消费者应当立即办理公证提存,以免造成‘被’逾期。在逾期已经造成,并被暴力催收的情况下,消费者必须报警。”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