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评论:“六个钱包”除了买房还能买什么?
2018-04-28 16:11 来源:网易
睡前聊一会儿,梦中有世界,大家好,我是党报评论君,今晚我们从“六个钱包”讲起。
小时候看漫画,集齐七颗龙珠就能召唤出神龙,实现任何愿望。那么现实中如果集齐了六个钱包,会发生什么?
近期在一档节目中,有经济学家建议,如果年轻夫妇有这个条件,可以用双方父母、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一共六个钱包合起来支付房子首付。“六个钱包买房论”随即引发热议,批评的声音占到大多数。
经济学家的建议有其上下文,是非对错、全面与否,需要结合具体语境具体分析。然而“六个钱包论”之所以引发这么多质疑,就在于这不仅是一个“六合一”的加法问题,也是一个“一分六”的减法问题。如果六个钱包的存款都投入房子,老人们万一生病急需用钱,房子又没法立即变现,怎么办?六个钱包就是六个小家庭,尽管因为婚姻而结成一个大家庭,倘若因房子而起了矛盾,又该如何处理?很多时候,基于现实场景和文化土壤,住房不简单是个经济问题,背后更承载着家庭、伦理、社会等方方面面的复杂关系。
前不久,不少人被“施一公因还不起房贷从清华辞职办学校”的可笑谣言刷了屏,也有人对每个月花6000元租豪华公寓却付不起首付的“隐形贫困人口”感同身受……毫无疑问,如果要选出大家最热衷于讨论的话题,房子肯定是其中之一。然而除了房子,也有“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的成功焦虑,也有“月薪3万竟撑不起孩子一个暑假”的养娃焦虑,还有“北京,有2000万人假装在生活”的大城市焦虑……不可否认,舆论有时会放大虚假的消息、情绪化的言论,然而舆情本身却是一面映照现实的镜子。紧绷的神经背后,牵引着实实在在的民生问题。所谓“六个钱包”,不是简单要买一间房子,而是通向美好生活的可能性。
有人感慨,今天的年轻人是不是承担了太多压力。如果把眼光放得长远一些就会发现,一代人有一代人面临的挑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战争年代,有妻离子散的悲痛,面对国破家亡的危局;建国初期,有白手起家的捉襟见肘,走过发展试错的远路、弯路;改革开放,有国企改革留下的阵痛,也有经济转轨需要克服的惯性和阻力……国家发展和个人命运,是两条永远不能分开的线索,讲述着我们如何一路走来,一路疏解焦虑、克服困难,又一路解决问题。因此,“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恰恰意味着: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我们有可能摘到国家发展和个人生活中那颗最甜美的果子。
最近,新发布的《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中这样写道,“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坚持保障基本、兼顾差异、满足多层次个性化需求,建立多元化住房供应体系”;北京市公布的2018年义务教育入学政策,首次明确本市户籍无房家庭满足条件可在租住地入学;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强调,“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住房、教育、生态,哪个不是事关美好生活、决定老百姓获得感的大事。有多少问题,就有多少解决的方法,在中国广阔的土地上,播下智慧的种子,浇灌奋斗的雨露,总能给你改天换地的惊喜。
改革开放40年,中国几乎走完西方国家近200年的现代化历程,成就斐然。然而时间可以压缩,很多社会问题和矛盾却无法完全避免,甚至由于时间紧迫,反而形成更艰巨的挑战。这样的背景和规律,时常投射在你我日常生活中,引发诸如“六个钱包”的焦虑。作为年轻人,更需多一些历史的耐心,不应因此丧失拼搏奋斗的勇气。每向前一步,就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这正是:六个钱包可买房,人生奋斗无穷期。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