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又现一雷区

2018-02-02 16:12 来源:未知

  再次见到斌哥的时候,他的烟瘾更大了,最愁的时候一天得抽三包。


  斌哥是记者在采访时认识的一位基金经理,官至该机构的固收部门总监,谈吐风趣,见地独到。他手下掌管的基金有上百亿,去年整体业绩不错,如果没踩雷,年终奖抵得上记者几年收入。


  但是糟心事发生在去年下半年,斌哥手上质押的一只私募债违约。借出去九位数的资金,全部打了水漂。双方斡旋半年多,毫无结果。


  “整个决策、出钱、押券的流程都是按规矩来的,对方也是靠谱的大机构,但是说违约就违约,耍赖不认账。”斌哥不幸沦为此次事件最终的“背锅侠”,不但丰厚的年终奖泡汤,一年辛苦活全白干,现在饭碗可能也难保。


  去年,像斌哥一样踩雷的机构,绝不止一家,钱紧的危险气息已弥漫。


  2018年才刚过一个月,债券市场上就接二连三“爆雷”。去年丹东港债券违约的烂摊子还没收拾完,今年1月份又有两只债券继续违约。今年一季度,丹东港总计有24亿元的债券面临到期,偿还压力步步紧逼。


  不仅是丹东港,1月29日,亿阳集团本金2.09亿元的“16亿阳01”回售兑付也出现违约,公司目前正在重组中。此外,去年就爆出违约的大连机床和川煤,今年继续“榜上有名”,旧债未清,新债到期。


  年初势头并不乐观。信用债市场上,1月份已经发生5起债券兑付违约,涉及债券余额总计36.09亿元。其中,仅川煤勉强兑付3850万元的利息,但相对于5亿元本金仍是杯水车薪。其余债券主体都是“一穷二白”,忙着筹钱。?


  【1月违约事件图表】


  2017年:阵痛后的喘息


  东方金诚统计数据,2017年信用债市场的违约事件一共49起,比2016年减少了29起。


  与此同时,新增违约主体也明显减少。2017年新增违约主体10个,比2016年减少21个。2017年共有20个债券发行人涉及违约,比2016年减少14个。?


  【2017年新增违约主体图表】


  但是,穿透式监管、打破刚兑、消除多层嵌套和期限错配……一记记监管重拳砸下,其威力影响将在2018年逐一显现。


  “这些会对债券市场的配置产生相当影响,新债发行利率或在上半年处于高位震荡态势,融资成本抬升或加剧对再融资较为依赖企业的偿付压力。”东方金诚评级副总监俞春江表示。


  2018年:偿债高峰年


  2018年依然处于偿债高峰年。再加上去杠杆压力,监管口子收紧,从银行到非银的资金链趋于紧张,银行贷款利率上浮,债市利率也被推着往上走。过去靠“借新还旧”来续命的企业,今年可能面临发不出债的窘境。


  监管层也一再提示风险防范,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近日再敲警钟:“高度关注流动性和重点公司风险、信用风险、地方债务风险、资产负债错配风险等突出风险,必须一以贯之做好风险防范工作。”


  业内预期,2018年违约案例很有可能会多于2017年,一些新的首次违约主体或将出现。


  需要特别关注的时点是,第一季度压力最大。全年一共有3个月的信用债到期偿还量超过2万亿元,分别是1月、3月和4月。


财经屋声明: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