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资金面“质变”已经不远?(2)
2018-09-06 08:38 来源:中国证券报
国内机构资金低位积极入场
在海外资金持续加码的同时,从近阶段上市公司股东增持回购情况、ETF份额变动、公募基金整体仓位水平等方面来看,产业资本和国内主流机构资金,也都在陆续进场。
来自海通证券的统计数据显示,8月产业资本在A股二级市场净增持20.1亿元,而2018年7月则为净减持64.6亿元。从今年前八个月的情况来看,8月的单月净增持金额,仅略差于今年2月。国金证券的统计进一步显示,截至8月末,A股实施增持的上市公司数量,已连续三个月高于实施减持的上市公司数量。
海通证券认为,从历史数据对比来看,产业资本净增持往往是市场见底的信号。产业资本大量进行增持,可能表明不少公司估值处在历史较低水平。整体而言,产业资本入场为市场注入增量资金,将有助于市场阶段性底部的确立。
在上市公司回购方面,今年以来A股上市公司回购股票的积极性大大高于2017年。尤其是今年下半年以来,上市公司的整体回购力度,正出现大幅提升。国金证券最新统计显示,7、8两月实施回购的A股上市公司数量,分别达到128家和147家,资金数量分别为49.63亿元和49.45亿元。
以ETF为代表的长线被动投资资金,近几个月同样也在逢低进场。东方财富Choice的统计数据显示,自6月以来,股票型ETF的场内净申购份额持续增长。其中,6月、7月、8月三个月的净申购份额,分别达到50.05亿份、63.70亿份和80.56亿份。
业内人士还表示,近期开始陆续发行的养老目标基金,也将渐进式地为市场带来长线资金。博时基金多元资产管理部总经理魏凤春表示,参照海外成熟市场经验,中国的养老目标基金未来的市场需求将会在万亿规模以上。从中长期来看,养老目标基金启动之后,将对A股市场带来稳定持续的长线资金供给。
“质变”料已不远
业内人士表示,尽管下半年至今、尤其是8月以来A股整体运行依旧震荡偏弱,但各路长线资金的持续入场,势必会对市场资金面,逐步产生“由量变到质变”的积极效果,并将逐步对当前相对疲弱的市场,带来显著提振。
从资金面的边际角度来看,在短期维度方面,中银国际证券根据估算的国内开放式基金股票仓位水平显示,从8月下旬开始,相关基金整体仓位触底回升的迹象已经凸显。这在很大程度上表明,部分绝对收益型基金已经有了开始加仓的倾向。
在中长期维度上,国盛证券在对未来增量资金来源进行“拆解分析”后表示,未来A股四大方面的增量弹药值得重点期待:
第一,从基金二季报来看,公募基金股票配置仓位连续四个季度出现下滑,在当前点位再度减仓的意愿较低,未来仍有一定的加仓空间。
第二,保险资金的权益市场投资比例仍有提升空间。保险收入的增速与保险资金运用余额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可以看到随着年初以来保费收入的改善,保险资金运用余额的增速也小幅抬升。另一方面,年初险资投资于股票和基金的占比有所下滑,距离2017年以来12.8%的中枢水平,仍有提升空间。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