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资本市场年终盘点之十大事件助推A股前行
2017-12-26 10:35 来源:投资快报
2017年资本市场年终盘点之十大事件助推A股前行
编者按:2017年即将过去,在这一年里,中国股市两极分化明显:以上证50为代表的蓝筹股一路走高,而以中证1000为代表的中小盘股则跌跌不休。值此岁末年初之际,本报今日起陆续推出年终盘点系列专稿,以飨读者。
1 大发审委成立
9月30日,证监会正式公布第十七届发审委委员名单,总计63人。由于从本次发审委开始,不再有创业板和主板发审委之分,市场将这届发审委称为首届“大发审委”。第十七届发审委由42名专职委员和21名兼职委员共63名委员组成。其中3位委员来自证监系统,且均为专职委员。
大发审委履职后,IPO审核趋严,过会率下降到不足六成,尤其是11月29日的“零过会”引发市场震惊。尽管今年IPO审核趋严,但IPO提速明显,截至本周一,沪深两市已有430家新股上市,创出历年来的新高。
2 价值投资理念深入人心
今年A股风格分化明显,价值投资成为热词,市场呈现冰火两重天走势:一边以贵州茅台(682.62 -0.80%,诊股)、中国平安(73.13 -1.39%,诊股)为代表的白马股屡创新高,上证50指数年内涨幅约26%,被市场称为“漂亮50”。另一边其他80%的中小市值股票却走势疲弱,持续下跌,中证1000指数年内跌幅超过18%。
数据显示,截至本周一,今年两市被腰斩的个股近200家,跌幅超过20%的个股近1600家,扣除新股后超过半数以上,可谓是惨烈。对此,有人称之为价值投资春天的来临,是市场成熟的表现,也有人坦言今年股市根本谈不上“慢牛”,应该用“慢熊”来形容才对。
3 再融资新规出炉
2月17日,证监会对《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实施细则》进行修订,同时发布了《发行监管问答—关于引导规范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的监管要求》,旨在抑制目前市场存在的过度融资、募集资金脱实向虚等现象。
新规出台后,定增市场募资规模大幅回落。有券商分析师预计,年内定增市场募集金额约在9500亿元规模,同比或减半。此外,可转债备受青睐,部分上市公司放弃定增转而发行可转债,仅上周就有7只可转债启动申购,总共募集资金116.53亿元,创出单周新高。
4 减持新规实施
5月26日,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从修订主要内容看,新规针对各类限售股解禁后无序减持、大股东绕道规避减持限制性规则的行为,出台了“减持十条”,进一步完善了大宗交易制度。
根据减持新规,持有限售股的股东减持解禁后的股份,在减持行为、数量和信息披露等方面,均受到严格的规则限制。在减持比例方面,特定股份在连续90日内,通过集中竞价减持不得超过总股本的1%,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不得超过总股本的2%等。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